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渔浦社区“拼团”计划 何以拉满“青和力”?

  ■文/摄 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韩瑛

  社区,是城市的最小“细胞”,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共同体”。

  在萧山着力打造“青年向往之城”的当下,如何在这城市的小小“单元格”里营造“家”的温暖,激活社区治理的“青春密码”?作为一个“年轻”的多民族互嵌融合型社区,义桥镇渔浦社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靠浦”青年“拼团”计划。

  渔浦社区下辖的御景蓝湾小区,是萧山体量最大的居住小区,共有5403户近16000名居民,来自19个民族、6个国家,其中80%为青年。他们大多在萧山城区或滨江区就业,日常生活中与邻里接触较少,对社区工作更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助力社区治理。

  如何能增强青年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汇聚青年力量,让社区治理活力加倍?

  渔浦社区由党建带动团建,以青年党员的技能特长、兴趣爱好、所望所想开启“拼团”计划,依托“拼团”系列活动的开展,把社区内“志同道合”的青年居民聚在一起,进一步扩大青年居民“朋友圈”、拓展青年居民“服务圈”、打造青年居民“生态圈”,让社区“青和力”满满。

  ●“有智青年”拼出“议事团”

  上个月20日,“渔你议事·半月谈”按惯例在御景蓝湾小区42幢架空层“上线”。本期半月谈由小区居民中的青年代表陈律师及多位青年党员组成“议事团”,为其他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从家庭婚姻到劳动权益,从邻里纠纷到合同问题,陈律师凭借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居民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法律指导。青年党员们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宣讲解读各类政策法规,让居民们受益匪浅。

  “在渔浦社区,高层次、高技能的青年不在少数,他们‘有智’更‘有志’,但缺乏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贡献智慧的舞台。”渔浦社区党总支书记韩琼斐说。

  为此,去年6月,渔浦社区利用御景蓝湾小区架空层空间,创新开设了共享议事厅,通过打造“渔你议事·半月谈”“周二畅享日”等一系列民生议事活动,汇聚“有智”青年力量,拼出“议事团”,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源源活力。

  这些青年才俊,有的是法律专业出身,面对居民间的产权矛盾、合同纠纷等,条理清晰地剖析法律条款,给出合规解法;有的钻研城市规划,碰上社区设施改造、绿化布局时,手绘专业图纸,将先进理念融入社区蓝图……

  聚青年之力,议社区之事;集青年之智,解居民之困。自“议事团”成立以来,已吸引16位青年居民加入。他们运用自身特长,为社区发展“破局”,让棘手难题迎刃而解,深受广大居民欢迎。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智”青年们也对社区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

  “‘议事团’让我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让我有了为社区出谋划策的机会,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小区越来越好!”一位“议事团”成员如是说。

  ●“脆皮青年”拼出“健康团”

  上个月,渔浦社区举办了首届“羽乒篮”三球友谊赛。比赛当日共有31位青年居民参赛。

  “家门口”的体育赛事,激发了青年居民们的运动热情,更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居民们纷纷表示,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更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社区真正有了“家”的模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年轻人面临的工作与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亚健康人群也越来越多。为此,渔浦社区创新推出了“脆皮青年”改造计划,为他们成立了“健康团”。

  截至目前,渔浦社区“健康团”已拥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运动爱好者社团以及200余人的渔浦跑团,这些社团定期组织开展乒乓球、羽毛球、跑步等各类体育活动,为提升“脆皮青年”们的身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接下来,渔浦社区还计划与义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合作,推出一项创新活动——“运动赚积分,积分享健康”。居民们通过运动累积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包括推拿、拔罐、艾灸以及全面体检在内的多项健康服务。社区希望以此激励居民踊跃“拼团”,奔向活力健康生活,一扫“脆皮”形象。

  ●“斜杠青年”拼出“志愿团”

  如今,多元生活成了越来越多青年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本职工作之余,还因个人的兴趣爱好培养出了其他职业身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斜杠青年”。

  在渔浦社区,也有这样一群多才多艺的有为青年。他们凭借丰富才能和满腔热情,拼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志愿团”。

  工作日里,他们穿梭在职场,是金融分析师、程序员等;在渔浦社区“YI课堂”上,他们摇身一变,有的成了绘画大师,教孩子们勾勒五彩童年;有的化身魔方达人,带领孩子们进入奇妙的魔方世界……“斜杠青年”们在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同时,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机会和实用服务。

  在渔浦社区推出的“十”心实意服务便民集市上,这些“斜杠青年”们更是将自己的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从义诊义剪到法律咨询,从政策宣传到就业指导,他们在各种便民服务中为居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温暖。

  在最近一期的“十”心实意服务便民集市上,渔浦社区里的青年“志愿团”开设了义卖小摊,他们拿来了自己手工制作的民族饰品、家乡的土特产,一边售卖,一边还向居民们介绍着家乡的风土人情。居民们在选购心仪物品的同时,也了解了更多的民族文化。

  由“斜杠青年”们拼出的“志愿团”,已成为各民族居民互动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推动社区构建各民族居民“共居共融共乐”新格局的有力“助推剂”。

  记者手记

  ●“文艺青年”拼出“阅享团”

  城市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青年是最具活力与潜力的群体,可以说,青年有多优秀,城市就有多优秀;青年越有希望,城市就越有未来。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青和力”的地位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城市要提升“青和力”,社区是其中重要的“实践场”。作为拥有萧山体量最大小区的渔浦社区,从青年群体实际需求出发,以时下在青年群体中流行的“拼团”模式,巧妙凝聚起了青年力量,值得借鉴。

  可以看到,随着渔浦社区“靠浦”青年“拼团”计划的深入推进,渔浦社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青年居民们打破了邻里间陌生的壁垒,从“陌邻”变为“熟人”;他们也不再只是社区治理中的“过客”,而成为了社区的“顶梁柱”,用他们的热情和智慧,共同塑造社区的美好未来,打造青年向往的社区。

  去年11月,渔浦社区邀请社区青年流动党员开展了首期“BOOK思议de朋友”读书会活动,通过读书交流的方式,凝聚青年力量,激发青年活力。

  活动中,在领读人的带领下,青年流动党员们朗读了作家李娟的作品《我的阿勒泰》选段。随后,大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阅读的感悟。大家还围绕如何营造一个让青年更加宜居的社区环境建言献策。“活动为我们青年居民搭建了一个很不错的交流学习平台,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社区对我们的关爱,能够参与社区建设也很有意义。”青年流动党员小金说。“BOOK思议de朋友”读书会活动,是渔浦社区“文艺青年”们的主场,他们以书会友,拼出“阅享团”。在每一次阅读分享中,他们滔滔不绝,聊梦想、谈现实。不仅如此,他们还用书页间汲取的智慧,积极为社区的文化活动、环境美化等出谋划策。

  不久前,新一期的读书会活动更是充分融入了当下青年人喜爱的元素——围炉煮茶、中医养生。活动邀请对中医养生有深刻见解的青年居民参与,大家围炉煮茶,品味茶香,畅聊养生,邻里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升温。

  渔浦社区党总支书记韩琼斐表示,社区以每月一期的频率,持续推出不同主题的“BOOK思议de朋友”读书会活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居民对阅读的兴趣,浓厚社区文化氛围,间接增强青年居民间的粘性,推进青年与社区的双向奔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教育
渔浦社区“拼团”计划 何以拉满“青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