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孔亮燕 通讯员 张刘佳 沈雁飞
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度”,更需要“温度”。儿童友好,正是城市温暖的体现。萧山自2022年启动儿童友好城区建设以来,秉持“儿童友好 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持续推动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城市发展全局,将儿童友好从理念变成全民行动,让孩子们笑容灿烂、身心健康。
为上下学的孩子建一条彩虹儿童通学路;共享童车入驻社区;在家门口打造多样化的植物研学路线,让他们对身边美景有更多认识;为乡村的孩子设置村道儿童斑马线,打造丰富多彩的室内外儿童运动空间,开展各类乡村传统文化研学活动……在萧山,孩子们的快乐童年,就是在这样一个个平常的生活场景中,触手可及。
政策友好更包容
儿童未来更美好
“儿童友好”,从理念化为行动,背后的推动力是政策的支撑与举措的细化。今年3月,我区发布《2024年萧山区儿童友好10项实事》,包括建立儿童友好乡村,建立儿童友好社区,扩建和新建“家门口青少年宫”,开展社区绘本阅读服务,实现萧山区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等,将儿童友好发展纳入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积极营造尊重儿童、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
区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10项实事涉及公共服务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等多个方面,同时也对有着特殊需要的青少年群体给予了温情关照。 “儿童友好,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上,更是一种建设方式、一种服务理念。”
在“儿童友好”的建设蓝图里,萧山早已画下过亮眼的一笔。2022年,我区率先以临浦横一村为试点,探索建设标准化儿童友好乡村,并编制出台全国首个《儿童友好乡村建设规范》团体标准,全域一体推进儿童友好乡村建设。去年,我区制定发布全省首个《现代社区儿童友好场景建设导则》,围绕婴幼儿照护、儿童研学、安全出行、户外运动、劳动体验、关爱帮扶、儿童参与、家长赋能等八大儿童友好场景,为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提供标准依据。
这一项项儿童友好制度的落地,成了保障儿童权益的坚实“后盾”,也让“儿童友好”成了萧山的独特印记。经过三年的建设,萧山儿童友好城区建设结下硕果累累:全区已经建成儿童友好乡村和社区各23个,杭州市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公园、医院等21个,建成省市级示范型儿童之家、儿童友好实践基地24个。去年,萧山区儿童友好乡村创建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评为全省儿童友好最佳实践案例。在萧山,越来越多的儿童友好元素正在落地开花。
空间友好更充足 儿童关怀更有爱
“小朋友们,夏天到了,为什么叶子就会变得发软发蔫?”在宁围街道市北社区,参与城市“小农夫”计划的小朋友们正在进行农事劳动,依据儿童身高设置的格子菜园、共享花圃和农耕工具箱,成了孩子们的“快乐驿站”。
作为示范型儿童友好社区,市北社区内亲子阅读区、体能训练室、植物苗圃园等“充电”空间丰富多彩,为社区儿童提供了便捷、丰富的活动载体。
“一米高度”体现着城市的温度。在萧山,不少社区一样“俯下身”来,按龄、按需量身定制儿童友好空间,如盈二社区利用闲置架空层,打造社区绘本馆,让孩子们尽享阅读之乐;城厢街道育才东苑社区利用闲置空间,在中天云望小区绘制了真人版“交通安全飞行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安全知识;天悦社区、新宜社区等6个社区作为全省首批试点社区,“共建共享”浙江省“苗绘童年”社区绘本馆等。
萧山儿童的童年,就是这样有滋有味,充满乐趣。他们可以参观儿童友好研学基地,体验儿童友好棒球场,打卡儿童友好城市书房……建成的313个乡村儿童友好空间,已经成为孩子亲近自然的乐园;564个小区的儿童友好空间,让儿童友好版图连点成线,精心呵护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
去年,“儿童友好空间全覆盖”被列入萧山区现代社区建设“惠民十项举措”之一。在建设过程中,区妇联以星级儿童友好小区创建为抓手,积极推进社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以儿童研学场景开发为重点,充分利用公共区域和微空间,配置绘本角、图书漂流箱、手工坊、儿童运动区等儿童活动空间,让儿童友好服务落地最小生活圈。
服务友好更匹配 儿童成长更有趣
如果说空间是“儿童友好”的“形”,那服务则是“儿童友好”的“魂”。形式多样、载体丰富的儿童友好服务不仅是生动的亲子教育和社会实践,更是温馨的城市互动与心灵对话。
今年3月,我区正式推出儿童友好体验官项目,来自全区的100组亲子家庭作为我区首批儿童友好体验官,以护照打卡的活动形式,解锁萧山区儿童友好推荐打卡地的趣味新玩法,从儿童的角度体验萧山儿童友好城区建设的方方面面。
活动当天,16个儿童友好乡村、11个儿童友好基地,一份以“一米高度”的视角绘制的萧山区儿童友好打卡地图也同步发布,串联起27处“家门口”的服务阵地,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与“儿童友好”的有机融合。
首批儿童友好体验官正式“上线”后不久,首场公益活动——致敬“城市唤醒人”也同步温暖启航。4月21日这天凌晨五点,儿童友好体验官们把亲自做好的爱心早餐打包分装。在家长的陪同下,分成七组,带着满满的心意,为这座城市默默付出的公安、交警、急诊医护、市场监管、公交、火车站、环卫等一线工作人员,送去暖心早餐。
儿童友好公益活动是儿童友好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妇联的牵头下,我区还将推出“萧山低一度冰箱”“冬日暖阳”等一系列儿童友好公益活动,让儿童成为城市的友好使者,实现儿童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事实上,还有更多的特色服务,在细心呵护着“城市的未来”。在全区40余个儿童观察团,孩子们可以畅谈对儿童友好的向往与遐想,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在11个杭州市儿童友好实践基地,不同主题的儿童研学活动,让他们可以在游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运动中体会热血激情;在53个“向日葵妈妈·童话时光”社区绘本馆,优质专业的绘本阅读指导服务广受社区儿童和家长的欢迎……萧山正在举全城之力,守护儿童美好童年。
最好的城市,应该是受孩子们喜爱的城市。未来,区妇联将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透过“一米高度”的视角,凝聚起“儿童友好”理念的美好共识,努力打造更多具有萧山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为全国特色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更多萧山经验,以一域之精彩为中国式现代化大局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