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童宇倩 章泽斌)印纹陶,是泥与水的交织,是土与火的歌谣,更是人与自然开启对话的自然造物。近日,“自然造物——倪柏钦印纹陶作品展”在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开展,邀市民朋友前来参观。
本次展览共展出印纹硬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倪柏钦的153件作品,涵盖香器、茶器、花器及文房用品等。展览分为前言、“越技传心”“陈窑新火”“抟泥成韵”和结语五个篇章,全方位展现印纹陶的独特魅力。
其中,倪柏钦尤为偏爱一尊名为“淳淳”的云雷纹花器。其浑圆内收的器形,既承载着传统美学中对圆满、和谐的追求,又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展现现代的简约之美。“这是近年来我创作当中相对来说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品,这件作品在当时创作的时候状态相当好,做的时候很顺手,做好后整个器形非常饱满,纹饰拍印也非常清晰,烧制完以后,我发现它表面的质感就像青铜器一样。”
据了解,印纹硬陶是陶瓷发展史中“陶”向“瓷”转变的关键环节。几千年间,印纹硬陶深入古越人的日常生活和仪礼祭祀,成为必需品。然而随着古越人对陶瓷技艺的不断探索,至东汉发明了成熟瓷器,替代印纹陶发挥功用,印纹陶制作技艺逐渐被湮埋于岁月尘土之下。
多年来,倪柏钦投身于复原印纹陶制作技艺的事业中。他多次往返于博物馆和窑址,观察文物和碎片上古代工匠的手工痕迹,向各位大师请教,最终成功复原出了印纹陶烧制技艺。如今,他不仅把印纹陶技艺复原出来了,还开始推陈出新,把现代元素融入这种古老技艺中。“我们开发了一些文创产品,比如手串、挂件、香插这种年轻人比较喜欢的,我们想通过这样的途径让更多人来接触印纹陶文化、喜欢上印纹陶。”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2日,市民朋友可凭身份证、市民卡刷卡入馆,或通过场馆微信公众号预约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