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蒋超 通讯员 王璐
“今年通过合作社技术指导、直采直收等方式,村里青梅产量较去年翻了一倍,青梅酒味道也更醇!”说起青梅的丰收,进化镇天乐村党总支书记葛校春的嘴角抑制不住笑容。饱满多汁的青梅,酿造出梅香浓郁、琥珀色的佳酿美酒,前段时间还在“浙BA”赛事上作为“萧山礼物”被赠送给对方球员,让村民们倍感骄傲。
“青梅农业专业合作社”,是该镇八个青梅种植大村共同组建的“致富引擎”。合作社通过统一的收购和销售,为农户的青梅找到稳定的销路。为了让合作社健康有序运营,镇纪委监察办通过建立联动监督模式,对资金管理使用、产销对接等重点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全过程监督,确保青梅收益一分不差地兑现到农户手中,让4200亩青梅林真正成为百姓的“绿色银行”。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区纪委监委紧盯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统筹区、镇、村三级监督力量,定期深入村合作社、田间地头、种植大户走访,监督检查政策落地、资金使用、产业服务等情况,督促协调相关职能单位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护航特色产业发展。
作为传统农业大镇,党湾镇出台了涵盖产业融合、品牌建设等内容的农业发展扶持政策,以丰富的农业资源串联起全产业链条。对此,镇纪委监察办组建专项监督小组,围绕涉农项目资金的申报审批、管理使用、拨付分配等环节进行靶向“体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建立整改台账,全程跟进督办,确保各项政策落到田间地头。
特色产业要提质增效,全过程都是关键。在衙前镇,镇纪委监察办针对群众反映的灌溉用水等难点问题,推动职能部门优化高标准农田灌溉设施,渠水汩汩流淌,滋润着连片菜田;益农镇纪委监察办助推共智富农业电商园与农产品公司共建“基地—仓储—终端”直达供应链,实现时令蔬菜48小时从田间到餐桌;在萧然绿发集团纪检干部的见证下,老字号王泰和与农户签订“廉洁种植协议”,实行种子统供、标准回收的种植管理模式……各级纪检监察力量如同精密齿轮,嵌入种苗培育、农机保障、销售配送等产业发展各环节,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如今,全区各地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生根发芽、遍地开花,所前杨梅、戴村茶叶、新街苗木、义桥种羊等越来越多特色产业,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产业,结出了一个个“金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