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彭觉浅)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高技能工匠队伍,为义桥镇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镇域样板提供人才支撑,日前,该镇正式启动首届“渔浦工匠”认定工作。
本次认定重点覆盖数字转型、未来工厂、人工智能、城市建设、教育医疗、文化兴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就业形态等领域,优先推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类型企业的高技能人才。计划认定首届“渔浦工匠”10名左右,其中企业技能人才占比不低于60%,35周岁以下(1990年9月1日后出生)人选不少于1名;另设提名奖5名左右,区级及以上工匠不重复申报。
申报人需为义桥镇在职职工、工会会员,在本岗位工作6年以上(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可放宽),社保正常缴纳且在岗。同时,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拥有绝技绝活或先进操作法,劳动生产率或产品质量达同行业最高水平;在同行业有较大影响力,或参与重大项目成绩显著;在技术革新、医疗突破、教育科研等领域成果突出;职业技能拔尖,获镇级技术比武第一名或区级及以上相关奖项;在义桥特色产业、传统技(工)艺等领域获群众公认。
认定分三阶段推进:9月30日前为推荐阶段,由村社、企事业单位工会等按条件组织推荐;10月中旬进入评审公示阶段,经初审、专家评审、部门联审、领导小组审定后,通过媒体公示接受监督;10月下旬发布名单,认定者获5000元奖励及证书,提名奖获2000元奖励及证书。
相关详情可在“萧山义桥”微信公众号搜索查询。义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渔浦工匠”认定,旨在进一步激发全镇职工钻研技术、提升技能的热情,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人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