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靳林杰 韩杰)城厢街道俊良社区有一座“幸福小楼”,附近老年居民总爱在此聚集。“小区更新后,我们有‘家’了,以前只能在外面公园排练,现在有了环境舒适的排练室,我们很珍惜,大家每天都会来。”提起社区创建未来社区后带来的变化,俊良社区舞蹈队成员张志花赞不绝口。
近日,记者从区住建局了解到,今年我区新增45个省级城市更新社区试点——未来社区(完整社区)建设项目。而崇化—俊良社区(联创)正是其中之一。
崇化、俊良两个社区的居民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是居民们的共同期盼。“老小区不缺人气,缺的是精准贴心的服务和活动。”俊良社区党委书记章旖莉表示,社区以“一老一小”需求为核心,通过改造旧空间,将资源高效整合,让公共服务更集中、更便利。
改造前,社区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场景打造“按需定制”。比如,针对居民对小家电维修、衣物缝补的需求,社区将原有的便民服务场地进行升级,取名良木集,供社区内的爱心人士发挥余热,服务邻里。
如今,改造后的俊良社区已经形成便民服务、排练教室、儿童之家、百姓健身房、乒乓球室、老年食堂、图书阅读室等多元场景,满足居民的各项需求。
和俊良社区不同,潮韵社区的居民以年轻人和新萧山人为主。“社区居民平时工作压力大,他们更渴望工作之余有放松解压的渠道,也渴望拉近邻里距离、消除陌生感。”潮韵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国燕介绍,在创建未来社区的过程中,社区锚定“青年社区、未来社区、熟人社区、融合社区”四大定位,围绕青年群体需求打造特色活动。
社区不仅接连举办网球赛、电竞赛、掼蛋赛等年轻人喜爱的活动,近期还推出社区夜校项目,开设中国舞、吉他、爵士舞、化妆、瑜伽、声乐等15门普惠课程,精准匹配居民需求,大幅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与满意度。
在未来社区场景打造上,潮韵社区按照未来社区生活配套要求,根据社区存量资源以及各区块需求,打造了社区一站式邻里中心,包括城市书房、共享直播间、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共享会议室等场景。值得一提的是,内部的各公共服务空间也可复合使用,比如共享直播间在无人使用时也可以变成公共自习室;共享会议室可以变成夜校课堂、年会举办场地,让每一处空间都得到充分利用。
此外,创业孵化空间也是潮韵社区的一大特色。潮韵未来社区青创基地IDK共享空间即将挂牌启用。“只要居民有创业需求,需要场地支持,我们可以马上帮助对接青创基地,为创业居民提供从基础办公到资源对接的全周期服务。”王国燕介绍,IDK共享空间将成为居民的“成长加油站”。
未来社区是共同富裕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寄托着千家万户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接下来,我区将结合社区实际,以社区体检和补短板项目为抓手,紧扣“有效服务、有效运营、有效投资”三个目标,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不断打造百姓喜闻乐见的特色空间场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未来社区(完整社区)建设经验,为全国提供更多萧山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