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人的年味 从分享腊八粥开始 2024年01月23日  

  ■本报评论员  靳林杰

  上周四是腊八,对萧山人来说,得喝一碗腊八粥。

  不过,早在腊八到来前,零零散散的各种爱心腊八粥活动就开始进入萧山市民的视线,有市民戏称自己一周内尝了五家不同的腊八粥口味。可以说,从一碗爱心腊八粥开始,把萧山人的迎新春进度条直接拉快。

  的确,近年来,爱心腊八粥的分享活动越来越闹猛。有的组织坚持多年,有的组织在选料上颇有考究,也有的组织努力把这样的爱心传得更远。

  以萧韵扶老公益服务中心为例,今年已经是该中心第九次开展爱心赠粥活动了,共计分享5万份腊八粥。而为了这5万份粥,中心志愿者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策划准备,从采购食材到分配工作,再到运输分发等问题,每一碗粥都凝结了大家的努力,光食材上就选用了13种。一锅粥要熬上四个小时,负责熬粥任务的志愿者,很多要坚持到深夜粥成那一刻。

  别看是一碗小小的腊八粥,传递的可是大大的爱心和正能量,所以变得意义非凡。

  除了公益组织在策划安排这样的活动,更多的腊八粥分享活动来自寺庙,甚至是小区。在腊八当天,不少小区都在门口分发腊八粥,给业主们暖胃。为何越来越多的各类组织都开始加入腊八粥分享活动,在“年味助兴”上越来越卷呢?

  或许就是因为腊八作为一个特别的日子,适合分享喜悦、传递幸福。

  事实上,每一位收到腊八粥的市民,内心的欢愉感是极其强烈的,毕竟这样的活动意味着“为新年预热”“将幸福传递”,也意味着收到福气满满的祝福。

  对于中国人来说,对腊八这个日子,的确是有情结的。

  一句“过了腊八就是年”,展现的便是腊八节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对于春节这个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佳节,以腊八作为预热,以一碗腊八粥作为媒介,提醒人们春节将近,真是再合适不过。

  我们会感慨,如今的年味似乎逐年在变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想,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在赠粥活动上不断发力的各类组织,是他们的付出,让我们对于新春的期待感依旧被拉满。就好像暖粥入口的那一瞬间,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年将近”的快感。

  你看,今年的腊八粥已经分完了,萧山人的确进入到迎新春的节奏了。走街串巷,你可以看到香肠酱鸭鱼干等都晒出来了,再计划计划年夜饭,你会发现不少热门餐馆已经预定完毕,而不少市民已经开始分享自家年夜饭菜单了,这时候的家政市场也开始格外忙碌了,毕竟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以更好的模样“迎新”。

  或许“过年”就是如此,一年又一年,但终究需要一个特殊的时节,去提醒大家“是时候了”。而腊八的作用似乎就是如此,毕竟“过了腊八就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