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打卡切忌用生命“标新立异” 2024年01月23日  

漫画 俞钦洋

  ■社会评论员  傅小慵 

  一开年很不幸,有两则悲剧发生了。

  一则是1月18日一对内地姐弟在石澳海边拍照不慎溺亡,另一则是1月11日大三的小熊进入南京西站内“打卡”拍照,结果爬上车厢顶部被高压电弧击中坠落,导致全身50%烧伤,目前仍在医院ICU救治。

  这两个意外都跟野游网红打卡点有关,香港石澳作为经典港剧《喜剧之王》打卡地而吸引众多游客,而南京大三学生小熊则是看到网上的一篇“网红打卡地攻略”,根据其中的指引,夜晚去南京西站车站打卡的。

  “网红打卡点”是这几年兴起的,是一个海量的存在。有一些城市里的场景,适合Citywalk(城市漫步)、Cityboat(城市船行)的,比如杭州德寿宫的红墙、滨江闻涛路的“最美跑道”之类,没有什么危险系数。还有一些是短视频平台、旅行游记攻略平台上推荐的“未开发景区”、“野生景点推荐”、“小众旅游目的地”,这类“野游网红景点”可能因为缺乏安全设施、无人管理等,有一定的危险性。

  可能是常规景区在一些“不走寻常路”的人眼里,实在平平无奇,总想着标新立异,探寻不一样的人间风景。之后,被多名旅游博主介绍的好看照片和视频吸引前往,甚至为了拍到那个点位的照片,完全无视现场“禁止入内”的警示和提醒,结果有可能导致悲剧发生,后悔晚矣。

  这样的悲剧还真不少:四川彭州突发山洪灾害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而本次山洪的事发地“龙漕沟”属于地质灾害点,当地一直未将其开发成正式的景区;2019年8月,湖北恩施“躲避峡”中,一场山洪导致13人遇难,“躲避峡”所属的屏山在建景区当时未达到景区开放条件,但在社交平台上的推荐帖却超过2000条,转发量超过数十万;315国道青海段的U型公路也有不少游客扎堆在道路中间拍照,全然不顾其安全隐患……

  这些悲剧的发生,再度引发公众对于网红打卡点安全性的关注。疫情结束之后,随着旅游业回暖,各景区、网红打卡地游客爆满,一些爱好旅游、运动又不喜人多的人倾向于组团去非景区野游,以沙漠越野、登山滑雪、徒步穿越等为代表的户外运动越来越受到追捧。

  如果发生悲剧,负责的首先是打卡人。要想想为了拍到照片或欣赏美景冒生命危险是否值得?在一些视频中可见,悲剧发生前,哪怕是目睹了警示标识,或听到当地管理人员“求求大家赶快上岸”的催促、提醒,不少游客依旧充耳不闻,总抱着侥幸心理。作为参与者,一定要事先对野游地有充分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虽然有的地方“很有趣”、“有挑战性”,但如果是明令禁止的景点,切忌以身犯险。

  其次,一些旅游博主应当谨慎推荐。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旅游的常规套路确实很难吸引到受众,因此一些旅游博主、主播希望用“野趣”、“小众”带来“大流量”。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明知道这个野趣所在地有潜在的风险,却为了流量罔顾偶发的灾难报道,依旧大量分享美景,使得不对等的信息呈现,减少了人们对安全的预期。

  对于旅游主播、博主的发言,是否明显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可能引发负面社会影响,作为短视频发布平台是不是应该加以审核?特别是对曾经发生过悲剧,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野景点”要进行筛选,不要再扩大传播面呢?比如下架各种有地质灾害发生可能的野趣景点种草笔记、推荐视频等。

  各类野游点、网红打卡点频出,也给各地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了新课题。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应对有危险的网红打卡点发出广泛警示,同时要加强对自然区域的管理,做好风险预防和提示工作,增强及时救助能力,尽量减少人身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