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王俞楠
最近,河南一名9岁的“追风少年”引起了广泛关注。
“现在电瓶车起步都追不上了,需要追500米才能赶上拍视频。”视频镜头后,孩子爸爸表示。
令人震惊的是,三年前,这还是个略显圆润的小男孩,跑了没多久,就气喘吁吁地停下来,嘟嘟囔囔地和爸爸谈条件。
经过三年的坚持,现在的“追风少年”名副其实。跑3公里耗时14分钟20秒,跑5公里只需要24分钟。他不仅告别了原来的小肚腩,人也拔长了,看上去刚劲有力,整个人精神状态大变样。
“让孩子身体变得健康是我的初衷,而且陪伴也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爸爸如是说道。
坚持是蜕变的第一步。“追风少年”的变化,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阐述。
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
在山东淄博,“奶奶带5岁孙子坚持晨跑552天”冲上热搜。每天5点半,奶奶和大孙子就起床,先在家阅读10分钟,然后热身跑步。奶奶表示,每天坚持跑步,孙子的体质增强了不少,而且孙子小小年纪就展现了自律的一面,为他感到骄傲。
在广西,一位父亲带着女儿跑步200余天后,孩子的状态判若两人。跑步前,孩子面容憔悴,眼神空洞,看起来有气无力,一运动就气喘吁吁;跑步后,孩子容光焕发,健步如飞,充满着志在必得的自信感……
孩子的变化令人点赞,背后家长的支持也值得关注。
广西这个孩子的改变背后,离不开爸爸每天风里雨里的陪跑。每次跑步,父亲都要“尾随”在女儿身后,一边加油打气,一边“嘘寒问暖”,询问女儿的身体状态,了解女儿的心理动态,女儿也毫不吝啬地分享,表示,觉得自己变强了,做什么都很有信心。
不少网友在这些视频下表示,“跑步不难,坚持才难,有爸爸的陪伴更难。”“终于知道儿子为啥不优秀了,因为没有优秀的爸爸。”
的确,坚持是蜕变的第一步。而对孩子来说,家长的坚持陪伴是改变孩子的第一步。
有专家表示,好习惯的培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笔者认为,孩子的改变也是如此。我们经常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如“你要好好吃饭”“你要多多运动”“你要早早休息”“你不要乱吃零食”等等,但家长扪心自问,这些要求自己做到了吗?
对于小孩子而言,因为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自律能力差而选择逃避,放弃坚持,都是常态,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大人也会有同样状态的时候。在希望孩子改变,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父母也应一起行动起来,把“你要”变成“我们一起”,或许结果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