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林飞 通讯员 戚天琪
临近岁末,又到了大盘点的时候。近日,萧山区民政局发布了2020年的婚姻登记数据:2020年萧山有9561对新人喜结连理,较前一年增加1584对,增幅为19.9%;办理离婚登记的有2525对,较前一年减少52对,降幅为2.02%。其中,全省通办后跨区登记(包括结婚和离婚)1930对。
戴着口罩登记
成为新人的特殊记忆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区婚姻登记处的正常工作流程。去年1月31日至2月23日,婚姻登记处暂停开放,取而代之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与之前预约的566对新人及时对接,并接听咨询电话600余个。
2月24日恢复婚姻登记业务后,新人们体验了提前网上预约、线上材料预审、持“绿码”进入、戴口罩登记等新流程,在心里留下了一段特殊难忘的回忆。
从区民政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男性结婚登记平均年龄30岁,女性为28.4岁,晚婚晚育的趋势依然明显。同时,年轻男女初婚时间也在不断推迟,其中男性初婚年龄为27.4岁,较上年增加0.3岁,女性初婚年龄为26.2岁,较上年增加0.4岁,
数据还显示,结婚人群以20—29岁这一年龄段的新人为主,占到结婚总人数的69%,其中25—29岁年龄段的新人占到结婚总人数的50%。
区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分析,晚婚也反映出萧山新一代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通在提升。“以前新婚夫妇受教育程度一栏以‘高中’居多,现在普遍是大学本科。一般来说,本科毕业后二十四五岁,即便参加工作后一两年就结婚,结婚年龄也普遍比以前晚,何况有些人工作几年后才结婚。”
那么,步入婚姻殿堂,夫妻相差几岁接受度最高?数据显示,男大女小依然是我区结婚登记主流趋势,男方比女方大1—4岁的人数最多。
2020年,从结婚人员的年龄差来看,男性比女性年龄大1—4岁的有4545对,占结婚总人数的47.54%。令人意外的是,“姐弟恋”也多了起来,女性比男性年龄大的有1834对,比前一年增加了321对,占结婚总人数的19.18%。
全省通办后
跨区登记新人增幅达859%
2020年结婚登记有一个明显特点:登记数量与2019年相比有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从2020年10月13日起,萧山婚姻登记业务实行全省通办。全年9561对新人结婚登记,其中跨区登记的新人就有1477对,较前一年(全市通办)增加1323对,增幅达到859%,增幅明显。
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分析,出现这么大的增幅,全省通办自然是主要原因,另外还有三个原因:
一是在我区工作生活的流动人口众多,据公安部门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区登记在册的浙籍流动人口超14.6万;
二是区婚姻登记处为了满足婚姻当事人的登记需求,最大限度开放预约量;
三是区婚姻登记处实行双休日值班制度,大大增加了受理预约结婚登记和补领结婚证的时间段。
离婚登记量仍偏高
近半数年龄集中在30来岁
婚姻登记处,是个见证“爱与哀愁”的地方,有人喜结连理,也有人黯然分手。数据显示,2020年办理离婚登记的有2525对,较前一年减少52对,降幅为2.02%。事实上,2500多对的离婚量,仍处于历史高位。离婚登记人群中占比最高的年龄段为30—39岁,占离婚总人数的48.38%。
据统计,男性离婚平均年龄39.1岁,女性离婚平均年龄36.8岁。与结婚年龄差相对应,离婚年龄差也是差1—4岁的最多,共1572对,占总离婚数的62.26%;其次是同年龄的离婚372对,占14.73%;差5—9岁的428对,占16.95%,差10—14岁的104对,占4.12%,差15—19岁的31对,占1.23%,差20—29岁的14对,占总数0.56%,差30岁以上的4对,占0.16%。
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离婚冷静期”制度全国统一推进,对冲动离婚的当事人会起到很大抑制作用。区婚姻登记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开展线上线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除一对一辅导,还有普惠式的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