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盛行之下,国产运动鞋也被炒出天价?此前有消息称,在某App上,参考发售价1499元的李宁韦德之道4银白款,页面显示仅42码有货,且售价高达48889元,涨幅高达31倍,目前该款鞋已经下架。
记者在电商渠道搜索关键词“李宁 韦德之道4”发现,平台上当前的确无法找到相关产品。对于此类现象,有业内人士提醒称,无论是此前炒高进口球鞋还是现在跟炒国产球鞋,炒鞋并非“遍地黄金”,且暗藏金融诈骗风险,青少年人群尤其不要盲目炒鞋。
有球鞋博主介绍了“炒鞋”操盘路径图——球鞋发售后大资金入局,同时也有散户收货;大批量收购、囤货后再去平台抬价到足够收益的价钱出货。类似庄家的人会通过一些社交平台或专门的球鞋平台,向他人介绍自己通过炒鞋赚了很多钱,并以“低门槛”为诱饵使散户参与。而后通过建群将这些散户集中起来,用集资的方式抬高价格、操控市场价格。
实际上,201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布的《警惕“炒鞋”热潮,切实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简报就明确提出: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提醒各机构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此类风险。简报提到了“炒鞋”交易中出现的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日交易量巨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杠杆资金入场助长了金融风险;操作黑箱化,平台一旦“跑路”,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近年来炒鞋诈骗案件时有发生,假鞋交易层出不穷,被害人多以在读高中生、大学生为主。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