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6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劳动美 幸福娃

萧报小记者团农耕主题活动第二站走进益农镇小

孙伟良校长带领同学们在百草园内种植
给秧苗培土

  4月14日,小记者团“播种——生长——收获”农耕主题活动走进益农镇小。为孩子们创造亲历田间、亲身实践的机会,让劳动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活动当天同学们的午饭中的“花蚕豆”便是当天刚刚从学校百草园里采摘而来,大家笑称“花蚕豆”的魂还有一半留在土地里。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在劳动同时学以致用,德行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始于辛勤劳动教育,活动现场益农镇小孙伟良校长为大家致辞、宣布活动启动,孙校长与老师们带领着同学们在百草园内与泥土,与小苗,与自然来了一次亲密的约会,用实际行动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中锤炼坚毅品格,在劳动中促进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同学们在校长、老师们的指导下,找到了适宜春天种植的蔬菜品种并了解其生长的条件和习性,每个班都确定了种植的蔬菜品种:花生、小番茄、黄瓜、水果玉米。为了更好地掌握种植知识,有经验的园艺阿姨为同学们讲解种植、浇水、施肥、除虫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种植环节里,同学们干得有模有样,百草园成为了他们的劳动教育的实践乐园,在这里,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神奇发现:一只缓缓蠕动的蚯蚓、一颗藏于泥土里间的小草或是一只偶尔飞来的昆虫,都让他们惊喜不已,同学们尽情拥抱大自然,探索和发现自然的奥秘,亲身体验和耕作,享受着田间劳作的快乐。

  种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成长。以“播种季”为序章,萧报小记者团策划的“劳动美·幸福娃”农耕主题系列活动,后续还会有“生长季”和“收获季”。翻土挖坑播种、培育观察生长、采摘收获品尝,此3项主题构成了小记者团农耕主题系列活动,突破以往只采摘或只播种的活动形式,从时间轴上以完整的体验为现代青少年们打开全新的世界。(文/蔚佳豪 摄/洪磊 程玉凌)

  小记者 韩佳溢 益农镇小503班

  我们种的是小番茄、玉米、花生、毛豆这些蔬菜,唯一不同的是,我们高年级种是已经发芽了的苗,而不是一粒小小的种子。

  我和张同学一组。我们俩拿到一株番茄苗后,就动手开挖了,小张挖一个洞,我托着小苗。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不能把它折了,也不能伤到根部,放进洞里时也要非常小心,要不然影响别的小苗生长,一定要正着扶,直到把土给压实了才行。

  这次农作虽然很累,但让我们明白了,只有付出了努力,才能得到回报。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在学习上,想要取得好成绩,就要付出努力;在工作和生活上,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都希望能在未来的日子获得好的收成。

  小记者 戴翼 益农镇小602班

  这次,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向劳动基地出发。虽然我们没有什么农耕经验,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劳动的兴趣,带着好奇与期盼,大家纷纷参与到了农耕中——种玉米秧、种毛豆……这些农耕活动,让我们来了个亲密接触,还了解了如何育苗,用什么材料和方法施肥,怎么防治病虫害等等。同学们大呼新鲜有趣,都希望这样的特色教育活动可以持之以恒。

  走进农耕感受农辛,活动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汗水中、坚持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每一方土,都有它特有的灵魂,当我们用一双双手,许下对秋天收获希望的时候,那种神情也只有在我们的炽热的劳动现场才能看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深读
   第06版:综合
   第07版:生活
   第08版:新媒+
   第09版:财经周刊
   第10版:家居
   第11版:小记者
   第12版:专题
   第Z01版:宁围月刊
   第Z02版:重点工作
   第Z03版:民生服务
   第Z04版:村社专栏
小记者特色主题课程这样上
领略播音魅力
萧报小记者团农耕主题活动第二站走进益农镇小
我是小小牙医
聆听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相约“读书沙龙” 我是好书推荐官
绘制一个书签 送给爱阅读的你
绘制绸扇
童眼看世界之研学美丽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