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30名小记者跟着水晶老师研学美丽的杭州。杭州的丝绸文化源远流长,活动中,水晶老师讲述了蚕宝宝的来历和成长,介绍了丝绸的来源。在简单介绍了中国四大刺绣和染缬工艺后,小记者们开始蚕茧艺术的创作。水晶老师告诉大家,这次用的彩色蚕茧,都是去年春天她亲手养出来的,都是蚕宝宝天然做茧,非人工上色。小记者们挑选了自己喜欢的颜色后,仔细观察蚕茧,并在上面穿上了装饰珠、中国结和流苏。然后大家用彩色笔,在小小的蚕茧上开始作画。要在这么小的茧子上创作出一幅漂亮的作品,非常考验小记者的耐心。傲雪的梅花、红红的灯笼,美丽的蚕茧吊坠悄然诞生。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工艺品,小记者们爱不释手。蚕茧不光可以用来做丝绸、做棉被,还能这么“玩”啊,好多小记者表示等到来年春天,也要去养蚕宝宝。(文/陈瑶 摄/陈瑶 郑颖超)
小记者 洪左柠 回澜小学103班
活动中,水晶老师为我们解说了蚕的一生,蚕小的时候像一个很小的黑点,等它长大以后,就会吐出很多丝,形成一个蚕茧,它自己躲在里面,然后等到时机成熟,它就会破茧而出成为一只飞蛾……接下来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制作蚕茧挂坠:第一步,在蚕茧上画自己创作的画;第二步,把蚕茧、挂坠和珠子穿在一起;第三步,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把挂坠的须绑好。这样就完成了一条美丽的蚕茧挂坠!我把自己制作的蚕茧挂坠赠送给了妈妈。妈妈开心极了,见到妈妈高兴,我心里也高兴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