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魏乐钇 通讯员 丁岚
地铁司机作为城市地下的领路者,驾驶地铁列车穿梭于幽暗的隧道中,跟在路面开车不一样,极易产生视觉疲劳。到达每一个站点后,地铁司机总会下车做出一组“神秘动作”,这组动作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杭州地铁2号线一探究竟。
10秒小动作保障行车安全
早上9点58分,在地铁2号线朝阳站,伴随着“列车即将进站”的广播,一列橙白相间的地铁列车呼啸而来,稳稳停下。驾驶室车门和站台门对准后缓缓打开,身着白色制服的司机从驾驶室内快速走出,站在红色立岗处,食指和中指并拢向前做出相应动作,并念出口呼语:“车门、站台门打开”。乘客上车完成后,司机手指站台门指示灯及列车站台空隙,再次念出口呼语:“站台门关好”“空隙安全”,确认后返回驾驶室。
这样念着口呼语,加上略显夸张的肢体动作,在乘客看来或许有些怪异。据地铁工作人员介绍,这短短10秒的“神秘动作”就是“手指口呼”,“这是地铁司机工作时的一项特有内容,意在提醒时刻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一次次重复着手指动作,一次次重复着口呼语,不断确认信号需要、道岔需要、进路需要、报站需要。”30岁的孙灵飞是2号线一名电客车司机,“这些动作其实并不能对地铁控制产生实质效果,但可以让我们司机保持精神集中。地铁司机的工作不能有丝毫马虎,一进入驾驶室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时刻全神贯注,注意前方线路和信号。”
每站需要手比口呼6次
地铁司机上班采用轮班制,有三个班组进行轮换。最早一班,凌晨3点左右就得起床,而夜班最迟下班时已经是深夜。
以地铁2号线为例,一位司机每班次基本要开4趟车,2号线全线共有33个车站,每站需要手比口呼6次,4个动作为一组“手指口呼”,每天重复动作达3168次,是地铁司机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行车安全的法宝。“大部分时间,地铁都开启自动驾驶模式,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闲下来,恰恰相反,司机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一直专注于瞭望前方,精神保持高度集中。”孙灵飞说。“车辆进出站,司机更要集中注意力,确认很多细节。进站前要确认速度,让乘客感到舒适;车门开启后,主控手柄要拉到制动区,然后查看车辆双门开启情况、站台客流情况等;车辆启动时,要手动关闭车门,确认空隙安全、站台门关闭等,这些细节要保证万无一失,才能给乘客提供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
在整洁的驾驶室里,地铁司机用一次次标准的“手指口呼”践行“安全、正点、舒适、快捷”的服务宗旨,让每趟列车安全出发,让每位乘客平安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