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童志辉 通讯员 来静怡
历史的年轮中,有一些时刻会被深刻铭记。作为萧山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围涂造田的发源地,益农的围垦文化源远流长。对于益农镇三围村民而言,在共产党领导下,全村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45年奋斗历程中,也有几个可以载入村庄发展史的重要节点。
1976年春,原党山公社信源村、梅林村等9个村的272户人家,怀揣着对土地的热情、对新生活的期待和一颗艰苦奋斗的初心,开始移民,选择在这片土地上安家,共同开创一个属于他们的新家园。
三围村党支部成立之初共有党员23名,傅仁荣是第一任党支部书记。那时候路不通、电没有、水不够,土地也是盐碱地。村党支部带领大家一起造房、修路,种植络麻、棉花等农作物,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春风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岁月轮转,又是一个春天。2000年,接过村庄发展“接力棒”的村党总支书记许天罡,秉持着一颗实现富民强村的初心,从绍兴引进一批大棚蔬菜种植户,开启了三围村大棚蔬菜特色产业发展之路,通过小小“大棚”,让家家户户种上了“摇钱菜”。
“这是一片厚重的土地,这里的村民勤劳质朴。刚上任那几年,我一直在思考着村里怎么才能富起来?想来想去,就搞蔬菜种植吧。”在许天罡眼中,自然的生态环境,朴素的种养方式,赋予农业更多的力量,也让他看到了村民共同富裕的光明前景。
启程,路就在脚下。2005年9月,三围村成立杭州农垦蔬菜合作社。有了合作社,村民的蔬菜销售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同时也提高了蔬菜的产业化水平,辐射带动周边的群围、兴裕、东沙等村形成万余亩蔬菜基地。
2008年,为了满足迅猛发展的蔬菜产业需要,村里新建了5000平方米物流集散场地及1000立方米冷库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拓宽了蔬菜销售渠道。
目前,全村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300余户,复种面积8000余亩。除了芹菜,还种有长瓜、南瓜、水果玉米等10余个时令蔬菜,这些三围村的“宝藏”,主要销往福建、广东、江西、湖南等地。2020年,全村农业总产值突破1.37亿元。
奋力实干者引领潮头。2020年12月3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136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三围村是萧山唯一一个上榜的村庄。这份“至高荣耀”折射出三围百姓的幸福生活,也映射着三围村干部践行初心的光芒。
党在心中,“芹”在三围;共同富裕,未来可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三围村将继续坚持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走好共同致富之路,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