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4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捐赠金萧支队遗物 感受萧山军民团结抗战的坚韧不拔

金萧支队遗物,见证一段战火岁月
金萧支队部分武装力量

  ■记者  魏乐钇  通讯员  陈新

  军用望远镜、军大衣、军被套、地方武装照片,近日,这4件来自上世纪40年代的“特殊”文物交接仪式在浙东运河萧山展示馆江寺举行。

  据了解,此次交接的文物均来自金萧支队。那这支金萧支队又有何来头呢?带着疑问,我们共同走进区档案馆,在层层档案中找寻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几张陈旧照片,几段简单叙述,背后充分展示了萧山优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血与火的磨砺中,在风和雨的洗礼中,坚定信仰,探索真理,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诞生于民族存亡之际

  根据档案记载,金萧支队诞生于民国32年(1943)12月7日,中共浙东区党委为牵制日军兵力,发展抗日武装,派杨思一、蔡群帆率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三支队六中队130余人,进入诸暨、义乌地区,会合诸暨“小三八部队”、金(华)义(乌)浦(江)八大队、诸(暨)义(乌)东(阳)“建荣部队”等武装力量,于21日在诸暨黄家店(今萃溪乡)成立金(华)萧(山)线人民抗日自卫支队(简称“金萧支队”)。次年1月7日,正式定名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线人民抗日自卫支队”。

  金萧支队成立后,在金萧铁路沿线西侧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活动区域包括萧山、富阳等15个县。1945年春,新四军苏浙军区为打通同浙东的联系,在金萧支队接应下,两渡富春江。

  “当时没有武器,他们就从地下挖出埋藏的7支破步枪,敲打修理后扛起来,没有轻机枪,便找了个废弃的机枪底座,接上一根铁管,蒙上布套,做了一挺假机枪;子弹奇缺,就用一节节的小竹管把子弹袋塞得鼓鼓的,装装样子。”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拿着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金萧支会的记载,介绍着后来名扬会稽山的“小三八”部队创建初期的真实情景。

  金萧支队不断袭击金萧沿线的日伪据点,牵制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据档案记载,1944年2月,为了扩大抗日游击区,金萧支队利用汪伪蔡廉部队放弃店口之际,派支队政治处主任钟发宗率队向萧山山区发展,同时率领小分队袭击了临浦的日伪据点,歼灭日军数十人,缴获了一些枪械和军用物资。

  在浙东区党委和金萧地委领导下,金萧支队及所属各抗日武装开展武装斗争,金萧支队及第八大队、坚勇大队、路西县自卫大队和诸北“小三八”部队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和成长壮大。他们与日军、汪伪军和顽军进行了错综复杂而又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了百余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毙、伤、俘日伪军8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30余挺,长短枪700余支,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蚕食”和“清乡”,打败了国民党顽军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和残酷的“围剿”,先后建立了金义浦兰、诸义东、路西、诸北4块抗日根据地,形成了金萧抗日根据地,总面积4500平方公里,人口111万,谱写了浙东地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这批抗日武装建立后,积极开展斗争,有些在对敌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主要武装力量;有些尽管活动时间不长,但唤起民众投身抗日战争的影响十分深远。

  坚守到底直至萧山解放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河上、楼塔、戴村等抗日游击区进行“清乡”和“围剿”,残杀留守地方的抗日干部和群众。金萧支队当年在萧山南片一带和国民党的革命斗争,为解放萧山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老百姓还传颂着金萧支队的战斗英雄故事。 

  在中共中央江南新四军北撤的方针指引下,江南新四军部队,包括在萧山的路西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及河上区委的党政军各部队先后北撤。金萧支队作为留下来的小部分队伍,依靠山地、群众,准备游击基地,坚持开展合法斗争。

  1948年8月,金萧支队的十几名武工队员利用夜幕做掩护,顺利地冲破了国民党的封锁线,在短短几分钟内就生擒了国民党戴村警察所的全部人马。这是金萧支队在萧山国民党封锁线内的首次战斗,极大地震慑了国民党当局。

  根据档案馆内《中共萧山党史第一卷》记载:金萧支队在萧山戴村活动一共有四次,这四次中最大的一次是在墙头这个村,与戴村伪警察所警察遭遇了,打了一场漂亮仗。后来在金萧支队带领下,与戴村区武工队一起,把戴村的乡公所,伪警察的粮库全部烧掉了。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萧山成为金萧支队的重要根据地。据了解,当时金萧支队在萧山、诸暨等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粮、抗税、抗丁和逃训等斗争,同时通过灵活的武装行动,收缴国民党乡、镇公所的枪支弹药,武装自己,扩大队伍,镇压恶霸地主,鼓舞群众斗志。

  “金萧支队作为一支地方武装,按照上级的指示,就是打通浙皖通道,迎接南下大军这样一个精神,在萧山解放前夕做了许多工作。”区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后,金萧支队密切配合南下大军,解放了杭州、金华地区的部分县城,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9年5月5日萧山解放后,金萧支队萧山办事处还做了大量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确保全县基本安定。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8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前往金萧支队萧山纪念馆回忆艰苦的抗战历史,缅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英雄,传承他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为新时代新萧山的高质量发展激发奋进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镇街
   第04版:调查
   第05版:民生
   第06版:专题
   第08版:天下
   第09版:财经
   第10版:家居 汽车
   第11版:生活
   第12版:房产
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致敬老党员
各镇街开展特色科普活动
景区村庄
瓜沥全力推进“非粮化”整治
楼塔镇红十字会培训救护员
新前村:“一事一议”带来美丽蝶变
“启明公益万里行”为戴村镇中捐书4300多册
捐赠金萧支队遗物 感受萧山军民团结抗战的坚韧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