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摄 记者 童宇倩
“击球时两只手臂伸直,像钟摆一样摆动,然后瞄准球门,果断击球……”日前,一场木球推广活动在城厢街道城河公园举行,今年56岁的章少玲向大家示范木球的规则与打法。
木球运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一项集高尔夫球、门球、保龄球等运动特性于一身的新兴体育项目。近年来,在全民健身的号召下,这一简单易学,又兼具趣味性和竞技性的运动深受不少市民喜欢,尤其深受中老年人的青睐。
以“巧”取胜的新兴体育项目
章少玲结缘木球,始于2020年。那时,杭州正在推广木球运动,她因为好奇去学习,成为萧山最早一批接触和推广木球的成员之一。
“这项运动胜在一个巧字,力用大了容易出界,用小了可能连球门的边沿都够不到。”第一次接触木球,章少玲觉得这项运动具有挑战性。“只有击中球心才能前进,一旦稍微打偏,球就会‘跑偏’。”
屡次“跑偏”之后,章少玲逐渐琢磨出了门道。“要想在木球竞争中‘冒尖’,姿势和心态是关键。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姿势,比如木球的握杆方法、击打动作等,保证一杆一球一门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调整好心态,心平气和地瞄准球门击打。”
因击打动作颇似高尔夫球,木球也有“平民高尔夫球”的美誉。相比高尔夫球的高大上,木球更亲民一点,章少玲说,木球可谓“物美价廉”,适合普通老百姓入手,同时球杆头部、球门造型皆由酒瓶和酒杯构成,“啤酒和大排档一般是平民的标配,木球给人天然的亲切感”。
亲民的另一特性是,木球完美地将竞技、休闲和健身融为一体,并且不受性别、年龄和其他条件限制,适合全民健身。“在打球过程中,伴随着快步走或慢步跑,人们身体各个部位都在运动,如大脑、眼睛、四肢等,这可以提升大家的力量、动作灵敏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木球比赛又分个人赛、双人赛和团体赛,在竞技过程中既能体现竞争力,又能展现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章少玲说,这项运动老少皆宜,值得推广。
瞄准、挥杆、击球、攻门……如今,这一系列动作章少玲做得流畅自然。接下来,她打算继续坚持和推广这项运动。“在全民健身迎亚运的氛围下,我们积极响应号召,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参与、爱上这一环保、有趣、竞技性强的新兴运动,尤其是带动更多的萧山中老年、青年群体一起参与进来。”
趣味性高强度低 木球很“亲民”
绿色、环保、高雅,是倪华静对木球的第一印象。
“木球的场地通常设在室外,比如绿油油的草地上,环境舒适,空气清新,专注打球时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感觉很好。”去年,倪华静第一次接触木球后,便瞬间爱上了这项运动。
今年59岁的倪华静是区体育健身协会会长,也是一名“体育达人”,木球、掷准飞盘、腰鼓等项目样样精通。“木球的球门很窄,进球准确率低。我第一次打球时,10杆球里没有1杆是进球的,还常常打出界。”
据了解,木球是一种可在草地、沙滩或泥土地上进行的棒击球入门的球类运动,当球破门时,球门中间的挡木会“啪”一声翻过,代表胜利得分。木球比赛中分为杆数赛和球道赛,根据总杆数或获胜球道多少判定胜负。其中杆数赛以12(或其倍数)个球道击球总杆数低者为胜,球道赛以12(或其倍数)个球道中获胜球道(杆数低者)多者为胜。
“从起点到球门的距离一般在80米左右,进球用的杆数越少,获胜的概率就越大。”倪华静说,这就需要眼力、脑力、手力三者配合统一。
趣味性高,强度低,是倪华静坚持木球运动的理由之一。“木球不是一种激烈运动,尤其适合像我们这样的中老年人,打多久都不太累。”
虽然强度低,但坚持运动之后,倪华静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也得到了改善。“除了强身健体,木球还带我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大家一起相互交流学习、参与比赛,可以收获身心满足与情感愉悦。”
从最初的“全军覆没”到如今能轻松进球,倪华静的球技有了质的飞跃。接下来,她打算在全区继续推广这一运动。“木球是一项普及全民健身的运动,我们将继续组织一周一次的木球推广活动,多为中老年人提供展示的舞台,让萧山的全民健身项目更丰富,营造全民健身迎亚运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