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3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年暑假都是意外溺水的高发期

如何科学预防溺水,你知道吗?

  暑期,持续性的极端降雨可能引发洪灾,除了造成道路积水、房屋被淹等严重影响,还带来了潜在的溺水危险!此外,暑假期间,很多儿童青少年会选择游泳的运动方式,然而因意外溺水而死亡的事件每年都有发生。那么,该如何做好预防溺水的措施,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遇到有人溺水该如何应对?请大家收好这份科学预防溺水急救攻略,关键时刻能救自己救他人。

  居家溺水别疏忽,婴幼儿人群要关注

  对于缺乏自我防护能力的婴幼儿和体弱易病的老年人,居家的浴缸、水桶、鱼缸等都可能是潜在的发生溺水的地方。应该禁止学步期儿童独自进入浴室,防止小儿靠近装水的水桶、水盆、浴缸、鱼缸等地方。对用浴缸洗浴或游戏的小儿应该保证时刻有人监管,且在伸手可及的距离范围内。对有泳池、水上园林、鱼池等设施的私家宅院或住宅小区,应该加建护栏设立、警示标识等安全措施,严禁儿童单独在相关区域玩耍、停留。

  溺水情况早识别,应急救治要科学

  对于发生溺水的患者,现场急救至关重要。

  第一,应该及早发现和识别出现溺水的个体,并启动应急系统。

  当发现个体出现泳姿异常、拍水挣扎、头部在水中异常起伏或头面部朝下静息漂浮时,应该考虑溺水发生,需要立即通知附近救生员或拨打报警/急救电话,组织现场人员开展救援。

  第二,评估现场安全,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帮助溺水者脱离水体。

  江、河、湖、海以及溪流等自然水体的水下情况十分复杂,盲目下水可能造成进一步的伤亡。因此,施救者应该在通知专业救援队伍之后,利用附近的船只、可漂浮物体和可及的救生圈、竹竿、树枝、绳索等救生装备进行救援。

  对于泳池、园林、鱼池等人工水体,水下情况相对简单,可在充分利用救生装备无效的基础上,考虑(但仍不推荐)直接下水游泳至溺水者处,安全接近溺水者,从其背侧实施救援,避免被其抓抱而产生意外。

  第三,帮助溺水者脱离水体后,正确实施急救。

  对清醒的溺水者,在脱离水体后需要监测病情,注意保温。对失去意识或者意识不清的溺水者,应迅速判断呼吸和循环征象(脉搏、肢体活动、发声等),若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应该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并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按压、通气以及电除颤)直至患者恢复心跳(清醒、出现自主动作等)或专业人员到达接手。附近有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等急救设备时,应迅速取来实施急救。

  第四,对于明确溺水的患者无论病情轻重,均应常规到医院进一步观察、诊疗,防止潜在或后续损害健康损害。

  综上所述,只要大家有足够的警惕性,积极参加游泳和急救培训,注重涉水安全和生存的教育,重点看护好儿童及高危人群,并且能够在现场开展及时、科学的急救,就能够有效预防溺水的发生,并减少其伤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记者再次实地走访,场所防控力度令人满意,市民防控意识仍需加强
~~~
~~~
每年暑假都是意外溺水的高发期~~~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镇街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民生
   第07版:财经周刊
   第08版:小记者
公共场所测温、亮码、戴口罩“三个100%”落实
筑牢防线 我区强化垃圾分类管理
从严从紧 区民政局严守疫情防控“阵地”
如何科学预防溺水,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