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3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慧公厕用上滞留告警系统 服务更加人性化

扫一扫二维码 查看更多内容

  ■首席记者 项亚琼 通讯员 高梦姣

  本报讯  能人脸识别的厕纸机、能监控异味的终端机……在我区,科技融入智慧公厕建设,民众如厕体验不断提升。最近,在育才生态公厕,一款“第三卫生间滞留告警系统”引发不少市民关注。

  众所周知,公厕内设置第三卫生间主要是为残障人士及母婴提供一个更方便的如厕环境,但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跌倒等突发性事件时,需要救助者可能无法触碰到公厕内的应急呼叫器。

  “无障碍卫生间有异常告警,请协助查看……”伴随着设置在第三卫生间门口上方不断跳闪的红灯及智能语音播报,研发单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现场演示了“第三卫生间滞留告警系统”——

  当如厕人员离开坐便器期间发生了摔倒、晕倒等突发状况而又无法触及应急呼叫器时,“第三卫生间滞留告警系统”会通过设置在卫生间内的红外+微波探测+时间算法的方式,感应到有人需要救助,需救助的人员在静止50秒时,系统便会发出告警提醒保洁人员或如厕群众进行干预。

  据悉,如果使用第三卫生间的市民如厕超过30分钟,系统同样会自动报警,督促一些如厕时玩手机的市民在使用完厕所后尽快离开,避免长时间占用公共资源,以方便其他人如厕。

  “对于30分钟的‘时限’时间,先期我们对市民在公厕如厕时间进行了充分调研,30分钟并非凭空设置。”区环卫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这款“第三卫生间滞留告警系统”在育才生态公厕进行试点,是我区在智慧公厕建设探索中的一个有益尝试。

  2018年起,我区就积极推进智慧公厕建设,目前全区已有34座公厕有了智慧管理系统,走进公厕就能看到墙上的大屏幕显示当天的温度、湿度、天气等便民信息,以及公厕使用人数等情况。相关数据还会被上传至区智慧环卫一体化平台,便于对公厕进行精细化管理,更好地服务群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镇街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民生
   第07版:财经周刊
   第08版:小记者
“云上交治站”上线 服务群众更方便
“民呼我为”法律服务专车开进企业
乌云压城
污水直排河道 施工单位被罚万元
旧陶罐变身“艺术品” 扮靓小区环境
智慧公厕用上滞留告警系统 服务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