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在古代,灯笼的主要作用是照明,同时也是幸福团圆的象征。9月12日,15名小记者一起用花草宣、木札、麻绳等材料,亲手制作了一个寓意美好的灯笼。
活动开始,老师先给小记者们介绍了中秋节挂花灯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传承,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第二层含义是象征幸福团圆。接着小记者们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动手制作啦!先在画纸上用铅笔勾画出图案,然后用水彩颜料上色,等风干后粘在灯笼框架上。放入小灯,用胶水粘好,绑上麻绳,一盏中秋灯笼就制作完成了。中秋节做灯笼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中秋节当天,大街小巷挂上灯笼,照亮团圆的路,让我们一起期待中秋节的到来吧!(文/潘立毓 摄/陆梦姣)
小记者 李玮桐 高桥小学406班
快到中秋节了,萧报小记者团的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做中秋灯彩。
老师先给我们展示了各种形状的中秋灯彩。老师说:“中秋灯彩除圆形外,还有三角形、正方形等各种形状,我们这次做的是三角形的。”
我拿到了一张特殊的纸,是做灯笼的外壳用的。老师让我们在灯彩的外层上面画画,“咦,这水彩颜料怎么有点难染?”我仔细一看,纸上盖着一块“厚皮”,皮上有着许多凹凸不平的小球球。我把水彩蘸得浓了一些再试,过了一会儿,几幅栩栩如生的画就展现在我面前。这种奇怪的纸竟然如此好看!我惊讶地合不拢嘴,我把这几幅画粘贴在木框上,将它们按位置摆好。但是我发现多了一块三角形,那剩下的这块放哪儿呢?我绞尽脑汁地想着,眼看别人都快做好了,我有点着急,于是向老师求助。只见老师刚来就把我的三角形“房子”拆掉了,原来是我的框架搭错了。老师替我搭好以后,我如获至宝地捧着这个细细的框架。接着,我轻轻松松地将它立起来,包好外壳,挂上杆和穗子,装上小灯,一个精致的中秋灯笼便做成了!
看着我亲手制作的中秋灯笼,我想:“常听说元宵节要猜灯谜,可是中秋灯笼是做什么用的呢?”听了老师的介绍,我才知道这一盏盏中秋灯笼象征着幸福团圆。原来中秋灯笼还有这样美好的寓意啊!
小记者 王子涵 东藩小学604班
老师给小记者们发了制作灯彩的材料,有三角木札、花草宣、麻绳和挂件等材料。老师耐心地教我们制作灯彩,我们先在花草宣纸上画上自己喜爱的图案,有花花草草、各种吉祥物,老师还找来各种画画素材供我们参考。我最喜欢的就是中国红了,因此挑了几朵鲜艳的红花,再用绿叶来衬托,我灵机一动,就直接用纸盖住红花图像,再在纸上直接描出一朵逼真的大红花轮廓。关键时刻到了,我要给花朵涂色了,我小心翼翼地给花朵涂上红色,可一不小心就涂到外面去了,我就只能把花儿的轮廓再放大,最后我还是总结出了自己的绘画经验,轻轻地沾点水,进行绘画,涂色的时候可以用另一个大刷子涂,边上可以用小刷子勾勒一下,画叶子也是这样。画完一朵大红花再来一朵,把用来做灯笼的宣纸都画上了自己喜欢的图案。等画面干了,我就拿起胶水把画好的画和三角木札粘起来。接着,我把每个面拼凑起来,就这样,一盏灯的样子就出来了,再在灯笼里面放上一个灯芯,只要用手轻轻一按便会闪闪发光。最后用麻绳和一根杆子把粘好的灯笼串起来,一盏独一无二的灯笼就这样出炉了。
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有关中秋节挂灯彩的故事,喜迎中秋,这次我们怀着祈福的心用自己的巧手制作了一盏中秋节灯笼,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团结繁荣,家庭更加幸福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