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圆圆 通讯员 袁慧英
“春水迤逦挽苍翠,随意春芳歇山居,在富春东畔,萧山之南极目远眺,西湖与钱塘,湘湖与三江,现代杭州与未来杭州正次第绽放。而在萧山戴村、河上、楼塔的山水田园集镇间,在美丽城镇建设中,也进行着文旅集群的有机融合……”近日,一则《何处是三彩》的宣传片新鲜出炉,引发了市民的广泛关注。主角“三彩”分别为戴村、河上、楼塔,这三个风光秀丽、民俗多彩的美丽城镇牵手成功,充分发挥美丽城镇的集群效应,探索1+1+1>3的发展新模式,努力打造成萧山南部宜游宜养宜业宜居的文旅新高地、杭州大都市近郊美丽城镇集群样板区。
规划一张图,旅游一条线
如何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提升区域竞争力?戴村、河上和楼塔镇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通过规划一张图,实现三镇国土空间布局的统筹协调、集约发展,创新打造“美镇圈”。
三镇打造“共同体”,需要交通路网的支持。在区域内部,103省道将三镇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路网相通的有机体,中环线、杭州二绕的建成吸引了杭州主城区与省内外游客,未来时代高架南延建设也将极大提升杭州主城区与三镇的联系,形成杭州旅游南进重要的交通走廊。
未来,戴村、河上和楼塔三镇将共同打造“三彩风情小镇、萧南美丽联盟”的联盟品牌——“三彩”代表三镇各自文旅特色,以戴村郊野运动蓝、河上文创民俗橙、楼塔医养研学绿,共同构建在萧山南部辐射杭州都市圈的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联盟。
走进楼塔,聆听历史留下的“声音”,在戴村,体验郊野运动之乐,再到河上,感受文创之美。如果说,原先的美丽城镇是“各美其美”,那么三镇“联盟”后的美丽城镇更多的是注重一体化、系统性、互补性,寻找发展的最佳路径。
生活一个圈,产业一条龙
交通拉近了空间距离,那么服务则是打破了镇与镇的“隔阂”。未来,旅游服务设施也将形成“一主两副多点”的中心体系,其中一主为戴村一级游客中心,两副为楼塔及河上两个二级游客中心,多点为散布在三镇景点周边的游客咨询点。根据主要功能片区的特色,逐步形成以戴村——精品酒店、户外营地等,河上——主题民宿等,楼塔——野奢度假、农家客栈等为差异化的接待设施系列。
以文旅产业为突破口,未来,三镇还将结合当地特色,戴村形成运动健康旅游、运动器材生产销售等为主导的产业链条,让旅行更具活力;河上形成以主题民宿、民俗文创体验等为主导的产业链条,让住宿更显独特;楼塔形成中医养生旅游、养生保健产品研制生产等为主导的产业链条,让饮食更为健康,三镇形成以“吃住游”为核心延伸展开的全产业链条,让美丽城镇从“环境美”迈向“产业美”。
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统一服务平台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镇街层面高质量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带来了崭新的历史机遇。
如今先进的数字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到美丽城镇建设中,形成了“智慧小脑”多点开花的格局。比如通过整合三镇资源重点打造统一的旅游服务信息平台,形成融合三镇信息,集游线推荐、景点介绍、旅游向导、酒店指引、活动推荐、天气预报、公厕引导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线上服务平台,给予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面指导推荐。未来,我区将整合现有平台,辅以新建平台,实现三镇“乡村小脑”互联互通,通过三镇现有资源共享,如景点客流监控、智慧停车、垃圾分类等具体应用,实现三镇精准服务水平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