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字 记者 沈艳露
本版摄影 通讯员 沈雷
(部分图片由临浦镇提供)
11月16日下午,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在萧山召开。
当天,来自全省各市、各县(市、区)的主要负责人走进横一村实地考察。
今年以来,横一村紧抓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机遇,探索未来乡村建设,撬动共同富裕杠杆,打造“萧山未来大地”。
在这片未来大地,乡村的底色,并不只有乡土。
乡村的面貌,可以比城市更精致。
乡村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全域统筹 打造“乡村综合体”
从今年4月到10月,仅仅半年的时间,横一村完成了全域蜕变,既有“颜值”,又有体验。整个村庄变成一个乡村综合体,呈现为三个农文旅区域:未来田野板块有 “嗨稻星球”,未来山林板块有 “如意柿界”,未来乡村板块有“如意小院”,每个板块都融入村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
年初,临浦镇便提出要学习城市综合体的理念和方法,以横一村为试点打造乡村综合体,率先采用“五位一体”的理念,突破传统设计、规划、施工、运营衔接不紧密的情况,做到品牌引领、运营前置、多规合一、生态并行、数字集成。同时,镇党委政府牵头,全域统筹,组建横一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专班(以下简称“横一专班”),共同组成“未来乡村智囊联合体”。
打造乡村综合体并非只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一道综合运算题,意味着功能上要更全面丰富,体验上要更生动有吸引力。
为此,横一专班同步引进品牌策划、运营招商、设计团队进驻,品牌策划方提总概念,运营方做好落地,在策划的同步完成招商,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经营方也落实到位,设计围绕经营方需求配套基础建设。这样一来,政府不做无效投资,村里建设完就有产出,经营方能做到最短时间内开张,一举多得,效益可观。
拿未来田野板块的“嗨稻星球”来说,在打造初期,临浦镇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移除苗木近千亩,种上水稻,入秋以来,1700亩的连片稻田持续吸引了十余万人次打卡。
这1700亩稻田从功能上来说又分为四个区域——研学中心区、智慧稻田种植区、科学试验田区、生态田园区,每个区块都藏着“玄机”,未来感十足。
例如,智慧稻田种植区块实施智能灌溉,比普通渠道灌溉减少用水40%以上,减少电量50%以上,采用远程控制技术用工量也大幅减少。同时,引进熵旋水处理系统,改善土质和水质,不用化肥、少用或不用农药,从而降低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不仅如此,也使得水稻病害大大减少、产量提高、蛋白质含量提高,有力促进示范区域内美丽田园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
而围绕“萧山未来大地”的主题,临浦镇还定制化打造了“未来农业”稻田主题课程,学生们可以一边体验传统农耕,一边体验智慧农业,如组装稻田监管 “无人机”、制作 “稻田自动灌溉系统”模型,同时还串联萧山“机器人小镇”,形成跨乡村的研学互动,融合农业和科技、自然与数智,让教育与实践同行,让科技和自然的种子,在小朋友心中播种发芽。
而大朋友们则可以在这里找到童年的快乐和远离喧嚣的宁静,在“星空树屋”仰望、远眺,在“不想嗨发呆空间”荡着秋天,看晚霞满天。
整个横一村通过品牌策划、产业规划、景观设计、运营植入、外资引进、乡贤带头等多方面同步协调配合,美化了环境,植入了业态,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活化了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投入即产出”,这也是“萧山未来大地”对城乡共融促进城乡共富的一次重要探索。
业态丰富 构建共同富裕多元场景
作为萧山未来大地的头号“网红”,鸭棚咖啡实实在在地“火”了。
就这样一间开在农村的咖啡馆,没有响当当的品牌,却成为无数游客打卡的“宝藏地”。众安文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波明告诉记者,鸭棚咖啡馆经营逐渐步入正轨,工作日的营业额也高达千元,节假日达万元,最多的时候一天进账两万余元。
来自拱墅区的王女士一家今年“十一”报名了“Hi鸭部落稻田营688”套餐活动,即花费688元,两大一小就可以在横一村嗨玩嗨吃一整天,费用包含创意西餐、稻田摸鱼、与小鸭子亲密接触、“嗨稻星球”小火车、音乐烧烤等。
坐在鸭棚咖啡馆的屋檐下,王女士喝着咖啡,看着女儿开心地与小鸭子们亲密互动,家里的狗狗自在地溜达,一旁的先生则拿着相机记录下她们在横一的美好假期。“我觉得横一村的感觉很好,有点像台湾的文艺格调,很清爽,你看随手一拍都是美图。”王女士告诉记者。
今年5月,临浦镇与众安文旅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由后者负责横一村运营前置及招商工作。目前,已成功招引浙江理工大学创客空间、星巴克、拾捌号酒馆市集、潮童星、鸭棚咖啡、好奇笔记、吉柿·清昼、柿子树下餐厅、柿子民宿、多肉王国、稻田小火车等多个项目,还有多位艺术家入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回到村里创业或就业。
被不少游客念叨的“789”稻田烧烤餐厅,自今年10月试营业以来常常“一桌难求”。老板“龙龙”原先在外面做工程,看到村里发展得这么好,便和其他村民一起盘下了这间由闲置农用房改建而来的餐厅,合伙经营,就地取食材,新鲜又方便。“这段时间的试营业,业绩不错,让我们很有信心做下去。”龙龙表示,接下来会在服务质量、菜品供应、休闲设施上进一步优化,真正把“789”稻田烧烤餐厅做起来,满足游客需求。
“现在,我每天步行上下班,感觉又健康又幸福,关键收入还不比我在城区低。”今年10月,村民吴姐通过应聘顺利成为吉柿·清昼茶院的店长,负责茶院日常的管理。
这座独具宋韵的茶院,造景别致,又与边上的百年古柿林融为一体。琴声袅袅,茶香氤氲,朋友开玩笑说“这班上得也太滋润了!”
在横一村,共同富裕的场景也越来越多元。
穿过四通八达的村道,沿途的乡村小别墅、美丽庭院、竹篱笆和花卉令人眼前一亮。
这是今年村里通过“百庭百院”建设,帮助约100户自愿参与庭院改造的农户降低围墙、美化庭院而打造出来的一个个如意小院。
“打造‘百庭百院’的初衷,就是想让村民们拥有家门口的美,以此激发他们创造美、享受美、维护美的内在动力,进而推动村子的全域美丽、持久美丽。”临浦镇相关负责人说。
美丽带来生机,也推动村民致富。目前,村里共有15户农户率先尝试,转型做民宿、餐饮、茶室等,还有的村民在家门口做起生意,烘焙糕点,制作传统点心,卖柿子、鸡蛋等特色农副产品,村民的创业激情空前高涨。
数字赋能 提升乡村智慧治理水平
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过程中,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临浦镇在打造这片萧山未来大地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未来的乡村生活,一定会更加智能、更具关怀。
沿着南河,一路向西,就会看到一座白底蓝字的特殊警务站,名为“平安驿”,这里融入了数智化管理、大数据监管,是横一村智慧治理的缩影。
今年,横一村以镇整体智治品牌“临云智”为依托,围绕“绿色+农旅”主题,构建形成了具有横一特色的数字乡村探索模式。
比如,以数字基建为底座,构建全村感知一张网。通过监控设备补盲、感知设备完善、5G全覆盖等方式,构建村域感知体系。以数字共治为核心,形成全村治理一件事,发动村民广泛参与村庄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以数字农旅为抓手,牵引全村发展一盘棋。围绕“一餐一宿一柿一产品”,开展如意小院建设;建设嗨拍日志场景,提升游客游玩体验;联动高德地图,打造横一智慧一键游,提高景区知名度;建立景区消费场景驾驶舱,运用移动大数据支撑,统筹分析景区运营情况,提升景区长期运营能力。
在“嗨 稻星球”登陆舱的东南脚,几个白色集装箱以简单现代的组合方式搭建了临浦镇党群服务驿站“临里驿”,作为“临距离”党建品牌矩阵旗下的“星火基地”的重要内容,与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形成联动,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零距离倾听民声、服务群众。驿站以便民服务为导入,功能涵盖数字治理、党群活动、邻里共享、公益志愿、游客服务等内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力,规划“红色+学农”研学路线,以高质量党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
在村民休闲共享区“有柿好商量”,邻居们在长廊和广场休息、聚会,通过多沟通、多交流,在拉家常中解决邻里矛盾、促进邻里和谐。广场边上的办公区域,则提供给城市的创客青年,年轻人走进乡村,可以在这里办公、和村民一起居住,真正实现城乡共享、城乡互促。而在村民自治、善治方面,一座座如意小院、绿色小院、运动小院、学习小院门前都挂着另外一个“小柿子”叫“记柿本”。“记柿本”上写着“做事要勤,做人要忠”“家和万事兴,其力共断金”等正能量的家风家训,以及村民善治的类比信息,激励美丽乡村再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