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5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力纾解难点痛点 真情守护民心民生

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我区食品安全工作
区人大常委会视察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
区人大常委会督查“70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民生实事项目
区人大常委会视察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
区人大代表持续监督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加强生产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
区人大常委会督查食品安全民生实事项目

  ■本版撰稿   记  者   周  珂  龚   洁   

  通讯员   毛莉玫   汪洁涤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在关注民生“关键”小事上身体力行,时刻关注老百姓的所需所求,用脚步丈量民情,进一步督促政府补齐短板,让各个群体都有充分的获得感,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全程推进

  守护夕阳“大”健康

  “一到冬天,我妈就容易感冒,每次都要病好久,有一次严重到引起了肺炎,把家里人急坏了!”得知2019年,萧山将实施对70岁以上已纳入家庭签约服务的萧山区户籍居民提供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后,家住城区的陈阿姨既开心又期待。

  家家有老人,人人会变老。冬季为老年人疾病爆发和住院的高峰期,而流行性感冒由于起病急,传染性强,对老年人的“杀伤性”极大。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控制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在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票选民生实事时,不少人大代表表示,“与原先改善环境这种较大的实事项目相比,为老年人打流感疫苗,切入口虽小,却和老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项健康养老实事。”

  萧山户籍、70岁以上、签约家庭医生、自愿接种、适宜接种,给老人打疫苗,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推进起来难度不小,在杭州地区也属首次。为此,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跟踪监督计划,组成由常委会副主任领衔,法制内司工委和河上、南阳两个代表小组组成的专项督查组,多次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参加全区疫苗接种动员部署会,把精心组织作为第一要求,质 量安全作为第一目标,优质服务作为第一保障。

  除了“人”这个难点,在该项实事中,“疫苗”是另一个难点。近些年,国内部分疫苗出现了求大于供的状态。为此,我区提前摸底,并召开专家评审会,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并联系省疾控中心招标采购。区人大代表在常委会督查中,观察入微,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一定要‘面对面’告知,‘一对一’服务,让老人充分了解接种流感疫苗的好处以及不适宜接种的情形。医疗人员、医疗设备则要同步跟上,保障好专业医务人员资源和服务。”

  对此,作为牵头单位的卫健局通过多种宣传形式进行便民告知,同时强化培训、细化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未雨绸缪做好预案和措施。流感疫苗正式开打的第一天,本该安静的午休时间,不少老人乘坐宁税社区安排的车辆来到社区服务中心接种,在一楼接受预检,无误后由志愿者引导进入二楼取号、登记、接种,并在休息区留观30分钟,巡回医生确定一切正常后再乘坐社区大巴离开。

  疫苗接种正式开始后,区人大督查组又实地查看了南阳、瓜沥等地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情况,要求在宣传范围、质量安全、服务质量、接种比例上不放松,真正把这件民生实事办实办好。据统计,6.8万余名符合条件的老人在流感高发季来临之前,顺利接种上了流感疫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利。为老人接种流感疫苗,从不被知晓到广泛接种,疫苗从采购到接种的全链条安全,凝聚着人大倾力的推动和不懈的监督,更倾注着人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呵护。

  全面摸底   用“有爱”创造“无障”

  “以前坐轮椅出行遇到坎,总要让人搭把手,现在方便多了。”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坡道、无障碍服务台,随着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推进,在萧山图书馆,道路上的“坎”已然消失。

  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无障碍建设不仅是城市文明的标尺,也是一座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标志。为服务保障2022年亚(残)运会和提升全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2020年,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项监督。

  全面调查摸底必不可少。常委会聘请专业机构对全区城市道路、城市交通、公共建筑等进行了无障碍设施状况的勘查采集、拍照、整理,形成了无障碍管理数据库,为我区下一步无障碍环境提升改造提供了真实的参考依据,并制定了《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监督实施方案》。

  然而,无障碍环境建设对于很多部门依然是个陌生的课题。为武装头脑,常委会在监督动员阶段举行了全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业务培训会,邀请专家进行理论结合实践的培训,50余个相关单位和部门参加讲座。

  经过宣传培训,各单位积极投入到了各自领域内问题的自查自纠和立整立改工作中,“其中,杭州南站自我加压,主动与常委会联系,希望将最高标准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列入当时正在建设中的东广场项目中。”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年8月,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就带领区残联、无障碍环境促进会、浙大设计研究院赴杭州南站现场开展评估研讨,确定了初步方案。

  不止杭州南站,各镇街平台同样主动作为,努力奔跑。专项督查采取区镇(街道)人大联动方式开展。在常委会开展视察调研、座谈交流、听取汇报、跟踪监督等监督活动的同时,镇街人大也将此项监督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广泛发动代表,开展各种活动,深入了解本辖区实际情况,清单式列出困难和问题,逐项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无障碍改造,为的便是让生活有爱无障。“要带着情怀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规划、设计、建设到验收,都要有刚性标准,严格执行。”诚如常委会相关负责人所说,当一个城市真正能拥有无障碍环境,不管是从汽车站、火车站、医院,还是到道路设施、电梯、服务台,都深入细致地考虑弱势群体的公共需求,让他们放心大胆地走出家门,这个城市就拥有了丰厚的人文精神。

  从不间断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有些农户仍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和使用剧毒农药,这方面如何加强管理?”“如何采取更严厉措施严防地沟油回流餐桌?”“如何加强对集中消毒餐具的监管,让老百姓放心使用集中消毒餐具?”前不久,区人大常委会就关于我区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了专题询问,10位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食品安全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前调研收集民意,精准发问直指要害,区政府领导及7个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应询。

  一问一答,外卖、地沟油、农家宴、农药残留等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食品问题得到了回应,助力筑起了食品安全防护网。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基本也是最关心的追求,是目前尚不放心与不满意的领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专题询问会结束后,常委会领导表示,专题询问工作始于问,不止于答,更要重于抓;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要解决问题;要高标准、高要求,长效抓好食品安全问题。

  生产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瓜果飘香,生机盎然,区农科所临浦基地在夏季不仅迎来一年中最美的风景,也举行了新品种展示会,为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等引种、选育真正适合萧山本地种植的新优品种。从2019年4月开始,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便对全区各镇街、部门、农产品加工行业协会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向全体人大代表发放了调查问卷。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技术指导、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大对农技提升和推广的经费投入成为人大代表们的共识,纷纷提出意见建议,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19年6月,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基地育苗、选苗和果蔬品种栽培情况,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听取我区生产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汇报,提出了加强质量监管、规范主体行为、提升农业品质等意见。

  开展专项监督、视察食品安全民生实事项目、举行专题询问,一年又一年,区人大常委会从不间断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时时刻刻强调其重要性,正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裘超在每次相关会议中,总会提到的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人大责无旁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湘论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文化
   第08版:天下
发力纾解难点痛点 真情守护民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