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萧山网记者 周婷) 从大暑到立秋,萧报新媒体矩阵新朋友——虚拟主播“小韵”和大家见面已有一个半月了。自7月15日开播以来,“小韵”带来的全新日播栏目《八点热播》在韵味萧山App、萧山日报视频号、萧山网视频号上线发布,共播出38期。可爱的形象、丰富的动作、精准的口型,给观众朋友们带来了收看新闻耳目一新的方式和体验。
高温资讯 小韵来报
由萧山日报精心打造的AI虚拟主播“小韵”正式亮相。每天早上8点,“小韵”准时上线,跟大家聊聊天气那些事。
为此,虚拟主播“小韵”作了精心准备。上线以来,《八点热播》结合高温天气,推出了“热点早报”“城市热事”“避热良方”“小韵推荐”等几大板块,不仅播报全区当日天气,解读未来趋势,也网罗萧山近期和天气有关的热点事件,一起聊聊高温天下发生的“故事”和“事故”。比如在《跟着小韵健康运动》节目中,播报了萧山一小区组建跑团“出圈”的生活新闻等等。
与此同时,针对炎炎夏日萧山市民衣食住行上的各种问题,为广大市民朋友精心推荐了避暑饮品、避暑胜地以及避暑生活窍门等一系列新鲜资讯。
比如,防晒篇《AI主播教你防晒小知识》《黑色更防晒?小韵有话说》;美食篇《夏日限定,吃出凉意》《身在“苦”夏甜在心》《酸酸甜甜就是你》《冷空气虽迟但到 走地鸡一口鲜香》,出游篇《萧报虚拟主播小韵 “戴”你纳凉》《大暑来临 “河”你有约》《夜观流星雨 纳凉又嬉水》等等。
作为AI主播,“小韵”一骑绝尘,她的出现不仅让《八点热播》鲜活起来,更让萧山今夏这段时间的高温新闻变得“有血有肉”“干货满满”。
人机交互 双语播报
不少观众朋友好奇到底“小韵”是怎么诞生和运作的,又是怎么播报新闻的?其实,“小韵”这一虚拟形象,是通过采集录制真人的声音素材,再通过声音标注以及机器的深度学习算法,构建出TA的发音声学模型。
在此基础上,输入任意文本即可实现在线播报。在虚拟场景的构建中,“小韵”可以将各类新媒体素材信手拈来,实现视频、音频、图像、文字的全媒体呈现,可谓是“神通广大”了。
为了让栏目变得更有趣味,更有新鲜感。播出第一周,《八点热播》就实现了真人与虚拟人的互动,比如《小韵佳琪pk,夏日飞花说“热”》,真人主播和虚拟主播“小韵”比赛绕口令。
同时,根据实际内容尝试实现了双语播报,创新制作了《双语播报 萧山花边火出国》《杭州下冰雹 龙井香出圈》等几期节目。此外,萧报虚拟形象“小韵”的上线,还受到了中国日报、中国网等媒体的关注。
深入萧山 发现美好
民以食为天,为了观众朋友们“一口吃的”,“小韵”还下到“基层”,深入各个镇街,寻觅萧山犄角旮旯的好物,包括戴村的跑步鸡和三清茶,所前的葡萄,新街的荷花糕,河上的酱油、稻田鸭和青笋干,楼塔的干菜蒲头、红薯粉丝和铁皮石斛等;多款“韵味萧山商城”的农特优产品在“小韵推荐”板块每日上新,包括富阳的建莲莲子、临安的保鲜笋丝、云南的玫瑰苹果、石台的富硒走地鸡等等,受到萧山网友的喜爱。
在《炎炎夏日,“暑”你最美》《致敬白衣天使 愿你“医”路坦途》等节目中,“小韵”带你聚焦萧山各部门工作人员在酷暑高温天和防疫一线时的工作状态,为大家带来最新鲜的防暑防疫新闻。
在发现这些美好的同时,《八点热播》还特别开辟了“小韵提醒”栏目,实时关注萧山乃至全国当日的“疫情动态”。
形象多元 颜值吸睛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不同场景,咱们的“小韵”还个性化上线了不同形象和不同语音,变得更加清新也更有颜值。
不论是短发黑裙主播范儿、还是黄色运动风装扮,每一个造型“小韵”都拿捏得妥妥的;声音上,“小韵”也尝试了突破,在“御姐”和“萝莉”音之间实现了流畅切换。
在这些技术实现的背后,离不开《八点热播》编辑团队的努力。“小韵”主播正式上线后,许多观众对《八点热播》制作过程和幕后花絮感到十分好奇。犹如一个“中央厨房”,主创人员各司其职,一环扣一环,流水线操作,一期又一期,诚意为观众“端”出《八点热播》。
就像一个新闻加工间一样,每天标准化地运作。正是在这番协作中,大家通力合作,分工完成“选料、备菜、配菜、炒菜、调味、出锅”等步骤。
AI赋能 融合发展
如今,媒体与科技基因的融合正成为行业发展的基础底色。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已全面渗透到媒体行业的业务流程,不仅丰富了媒体表达形式,也加速了媒体智能化转型进程。
据了解,萧山日报一直致力于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力争做强新型主流媒体。下一步,通过“AI+媒体”技术,在突发新闻、热点评论、直播连线等方面,“小韵”都可以快速上岗,保证新闻的及时性、新鲜性、传播性。
新朋友变老朋友。接下去,主创团队也将持续优化《八点热播》的流程和步骤,让节目制作更加灵活和高效,也让这道媒体创新融合“菜肴”变得更加可口和出彩。
最后,如果你对《八点热播》节目有意见或是想法,欢迎提出您的宝贵建议。主播“小韵”在这里等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