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4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宋抗金名将李显忠

李显忠画像
《天乐李氏宗谱》

  ■文/ 肖文

  李显忠(1109年——1177年),本名世辅,宋高宗赐名显忠,今陕西清涧人。先祖为山阴县天乐乡大坞(今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李家村大小坞)人。曾历任果州团练副使、浙东副总管、威武节度使、左金吾卫上将军、太尉等职。年少时以胆略过人,武艺超群著称,17岁随将领父亲李永奇一直辗转于西夏,与金兵在战场上较量。诚归南宋后,更加骁勇无比,屡破金兵,战功显著。在宋孝宗即位时,李显忠以主帅率兵北伐,因副帅邵宏渊不配合,结果以失败告终,遭贬谪。不久又恢复原职,晚年定居绍兴,淳熙四年初,宋孝宗为李显忠府第赐名“武勋”,以表彰其功勋。同年七月去世,享年69岁,葬于绍兴秦望山北麓的老虎山麓。嘉定二年,追谥“忠襄”。山阴《天乐李氏宗谱》载有宋孝宗下诏的《敕太尉威武军节度使李显忠》、陆游撰写的《太尉忠襄公事实》及《宋史·李显忠传》等史料。

  奇功堪比岳飞

  在南宋与金人作战中,与岳飞武力相当的不是韩世忠,而是李显忠。李显忠是一位矢志报国、忠义可嘉的猛将,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有着三国战将“马超”的勇猛与胆略,陆游评价他是“精忠贯日,奇功沃世”。

  李显忠与父亲李永奇原是北宋将领,居住在陕西,他一直与父亲镇守延安府。李显忠原来的大名叫李世辅,军事才能在17岁的时候就脱颖而出。在一次战役中,父亲李永奇选择了作战经验丰富的张琦担此重任,此外还需一人同行。李世辅知道后,就毛遂自荐向父请行。李父说:“你没有打过仗,肯定会连累张琦的。”李世辅急忙说道:“我年纪虽不大,但胆气不小,一定会与张琦配合好的,不让您失望。”李父见儿子出征心切,便同意了他的诉求。在这次战役中,李世辅不负众望,夜袭敌营,首立战功。

  宋被金国打败后,延安府陷入金人之手,李世辅父子被俘。金人久闻李氏父子英勇非常,为了笼络当地军民人心,授李世辅父子官职。李氏父子身陷金营,心在大宋。李永奇私下里嘱咐儿子:“我李氏一族是大宋的子民,世代受大宋恩德,你今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想方设法回归宋朝”。

  后来父子俩联合西夏,与金兵作战。李世辅在同州抓获金元帅撒里曷,驰马出城到达洛河,但因舟船误期而无法渡河。金兵闻讯追来,李世辅与金兵大战,屡战而胜,但金兵越来越多,李世辅将撒里曷推下山崖,长驱而往洛川,并派人告知父亲李永奇。李永奇闻讯后即带领家人出城,到达一个谷口时,天寒地冻,路上积雪难行,李氏一家老小终被金兵追上,金兵残忍地将李家300余人悉数屠戮,李永奇也死在这次灾难中。延安百姓闻知噩耗后,声泪俱下,一时间天怒人怨。

  宋高宗绍兴九年,李世辅在父母妻子俱亡的境遇下,毅然决定回归南宋。自西夏率旧部及所招募的万余兵马转战万里,历尽艰险,到达临安(今杭州)。到达临安之日,李世辅如孤燕归巢,百感交集,与部属一起失声大哭,这场景可谓感天动地。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忠义归朝,惟君第一!”这是宋高宗对李世辅的抚谕。宋高宗在殿中亲自接见李世辅,并赐名显忠。李显忠就把父亲的嘱托念了一遍:“我乃大宋的臣子,世袭国恩,岂能为他们所用!”李显忠要求将士们永远不忘大宋厚恩。

  从此以后世人只知道李显忠,而淡忘了李世辅。适逢金兵又一次侵犯南宋边境,李显忠与诸将率兵迎战,金兵大溃而退。此后,李显忠屡败金兵,声威大震,金兵听到李显忠,无不心惊胆战。

  宋孝宗即位后,积极筹划收回失去的国土,进行北伐计划,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南宋“隆兴北伐”。

  当时李显忠任主帅,邵宏渊任副帅,两位将领共同作战,并肩北伐。首战旗开得胜,李显忠率军奋勇杀敌,势如破竹,收复了虹县、宿州等地。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由于邵宏渊心胸狭窄,嫉妒李显忠之功,就消极怠战,出工不出力,因此动摇了军心,失去了战斗力。李显忠孤军作战,最后以失败告终。盖世英雄,偏偏摊上“拆台”的队友,惜哉!痛哉!

  朝廷获悉兵败原因后,两位主、副帅各打五十大板,并一起降职,李显忠回来到绍兴弃甲闲居。淳熙四年七月,李显忠谢世。宋孝宗获悉后很是悲伤,下诏追赠“忠襄”谥号。

  随着李显忠的离世,属于他的传奇人生也就此落幕,他与其父“志复中原”的心愿再也无法实现。

  孝宗下诏恩荣

  “勅太尉威武军节度使李显忠,卿才识不凡,旅力峻绝,武威震虏,屡著边功。宜示殊恩,少答忠悃,兹特封尔食邑二千户。服我休命,益茂厥功耳。乾道六年八月二日。”

  这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于乾道六年专门下给李显忠的诏书,其意思是:皇帝下诏太尉威武军节度使李显忠 ,你才华胆识过人,武力超群,军事指挥能力与战斗力震慑住了蛮族,在边城驱逐外虏中屡建战功。应予以恩荣,回报你的功勋与忠诚。现特奖赏你田邑二千户。服从朕的命令,增加你的功绩。

  诏书上宋孝宗对李显忠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在宋孝宗心目中,李显忠算得上是一位信得过的忠臣良将。

  历史上的孝宗赵昚(shen)当是南宋最有作为的帝王,他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重视农耕,息养百姓,史称“乾淳之治”。后世称他是“南渡诸帝之称首”。

  “隆兴北伐”是宋孝宗发起的,这次战役是南宋与金国精锐战将间的一次巅峰对决,本是一场讨伐的军事行动,结果因为将帅不和,以战败国签订“隆兴和议”而结束。所谓乘兴北去,败兴南返,成为民族的千古遗恨。

  陆游作传追记

  陆游撰写的《太尉忠襄公事实》,是一篇翔实记述李显忠生平事迹的传记。

  “予续郡志,(指陆游参与编撰《宝庆会稽续志》),为李庄简公(天乐李氏第九世,属于上虞派)作传,甚悉李太尉(对于李显忠还是熟悉的)。公居越未久,弗详也。(因为李公在越的时间不长,至于具体的事情还是不怎么详细),曩修高孝两朝实录,(早年我编修高孝两朝实录),则备书之矣(在史料里的记载是这样的)。其子师正具言庄简同宗异派(李公的儿子师正说,他们与上虞派的庄简公是同祖同宗,是从一个祖宗分支出来的),始知吾越名臣(本来陆游以为李公是陕西清涧人,听了师正的诉说,才知道李公是我越地名臣)。求其节义勳名(追寻他的操守、义行与功勋),相焜耀者(要说辉煌),李氏为最,吾家尽下风也(我们陆家甘拜下风)。昔庄简在枢密,太尉适自夏归朝,且立功异域。殉国破家至丧三百口而不少挫,亦壮且伟哉,赐名显忠,授南京留守。公熟知西边险阻,上恢复策(一心想恢复中原),忤秦相(不顺从秦桧),改浙东总管,安置台州。秦相死(秦桧死了以后),授御营前锋都统制,转置制招讨使,进复淮西,又复和州。明年改主管御马军司。隆兴改元帅使,自濠渡淮,复灵璧,又复宿州。是役也,公不戮一人而降者接踵。副统帅邵宏渊曰:招抚真关西将军也(西将军指李显忠,就连副统帅邵宏渊都说,招降安抚镇守边关全部都是西将军的功劳)。……邵忌功,不与督战(但是邵宏渊内心非常嫉妒李公军功,不甘心于李公并肩作战),公虽奋击,斩首数千,势则孤矣。仰苍天大呼曰:天未欲平中原耶(难道上天故意不让大宋恢复中原吗?!)。遂引还自劾(于是就自己要求撤销自己的军职),谪果州团练使(降职为果州团练使)。……乾道初,上知其故(朝廷知道其失败的原因),复加太尉,威武军节度使,奉祠卒。噫!公生而神奇,矢志恢复。始忤于秦,屡遭废黜,终沮于邵,终无成功,惜哉。……予在秘阁修史,见公遗像,犹足令人起敬。盖先帝喜公状貌魁杰,故命绘之,然其精忠贯日,奇功沃世,观此者亦大可想。因并记之”。

  李显忠一家可谓满门忠烈,陆游在“事实”中写到李显忠父亲,还有几个儿子都牺牲在战场上,且都有出色战功,就连连感叹:“将门出将,信矣”。

  爱国诗人陆游比李显忠小十几岁,又是同乡同时代,对于李显忠虽说算不上知根知底,但大致了解。总结陆游的一生也是悲欢离合、跌宕起伏,有着与李显忠相同的爱国情怀,有着满腔热血恢复中原的志向。北宋灭亡的时候,陆游年龄还小,具有民族气节的李显忠,一直是他从小仰慕的大英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示儿》诗,是他最后的心愿。要说李显忠的传记谁写最合适,由爱国诗人陆游来写当是最适合的。

  家谱还原历史

  抗金名将李显忠,忠肝义胆,热血抗金。这是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事件。萧山人对于李显忠的先祖是原山阴县天乐乡大坞人比较陌生,明清《萧山县志》、87版《萧山县志》及《萧山市志》都没有载入。但记录在山阴《天乐李氏宗谱》《绍兴县志》《宋史》中。李显忠最后终老于绍兴,是属于认祖归宗,正所谓:树高千尺,叶落归根。

  一本家谱,还原一段历史。走进所前李家村的李氏家庙,厚重的宗谱里,有宋高宗、宋孝宗、宋宁宗的御书,祠堂内挂有唐李琎的画像,还有匾额:“玉叶传芳,金枝衍庆”。据李家村的李士连老师陈述:“玉叶传芳,金枝衍庆”是宋宁宗专门赠给李显忠的御书,吴越地区以山阴大坞李氏御敕“芳庆堂”为堂号,“芳庆”是取御书最末两字,意为嫡系居地的祠堂号为本支,外迁立祠的均以“衍庆堂”等为堂名,这些堂名都是李氏先祖血脉,是各个朝代开枝散叶出去的。萧山境内分支出去的就有义桥西山村的衍庆堂,是李显忠的嫡系后裔。衍庆堂是乾隆中期从芳庆堂“衍生”,我们应邀为他们修新家谱时,曾去义桥西山拜访过李显忠的后代,他们尊第九世显忠公为始祖。显忠公共有15个儿子,后裔分布于浙东地区。

  天乐李氏为唐宗室太子少师汝阳郡王李琎后裔,自第一世李庶在唐昭宗天佑年间肇基发族于山阴天乐大坞后,就尊他为吴越李氏的鼻祖。李显忠是天乐李氏第九世,因他的先祖李慎(第三世)迁居陕西后,李显忠属于吴越李氏的清涧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萧山的亭(十四)~~~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湘湖周末
   第04版:梦笔桥
南宋抗金名将李显忠
苎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