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王建欢
苎萝亭位于临浦镇苎萝村境内的西施庙前,是庙前的一座路亭,原为临浦镇通济乡文物保护点,现与西施庙一并列入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路亭为清代建筑遗存,近年经过一次修葺。
亭子为双坡亭顶,拱形门,南北走向,东濒浣纱溪,南北两侧的石板路原来是连接临浦与所前之间的要道。面北的拱形亭额上方镌刻着:“苎萝亭,文物保护点,通济乡人民政府,一九八八年十二月重修”字样;而面南的拱形门额上镌刻着“夙济明远”字样。
亭内结构为四开间,亭梁上分别写有“清嘉庆二十三年五月”“三泉王子彰房重建”等字样。亭子中间位置是西施庙的大门,此庙原先是西施宅,南宋才改为西子祠。乡人祭祀西施为四十八村的土地神,尊称为“娘娘”,就直呼“娘娘庙”。西施庙坐西朝东,面对远处的苎萝山。庙内有西施殿,厢房及戏台等建筑。亭子东北角还有一座庙前石桥,该桥原是萧山县与山阴县的界桥。浣纱溪畔还有范蠡庵、起步庙等遗迹。范蠡庵当地人称日思庵,以范蠡在此寻访到村姑西施,因有功于越地,为此乡人日夜思念而得名。
亭子外观最具特色,是亭东侧靠浣沙溪一排长长的美人靠,美人靠下面的溪磡,用双联石砌起,显得又高又陡。美人靠,学名“鹅颈椅”,是一种下设条凳,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故名。它优雅曼妙的曲线设计,非常合乎人体的轮廓,在上面一靠坐就十分舒适。除靠坐之外,还可以随便遐想,抑或看水之趣,岸之景。此情此景,给西施遗迹平添了些许情趣。
苎萝亭为临浦西施古迹群之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以西施庙为中心,并以庙前桥等遗存为结合体,成为一个完整的西施故里核心区域。“苎萝”地名,也是西施的元素之一,可以说是另一个西施符号。古老又简易的苎萝凉亭,就像一部吴越春秋故事,而这久远的故事,却一直深藏在乡间,成为苎萝人记得住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