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报小记者团特别策划推出“书屋淘金·共享国学、美学、劳动之美”综合素养提升活动的上一站,小记者认识了惧怕圆点的“怪婆婆”草间弥生,体验了波点艺术;这次,我们在收纳技巧实操中,认识整理对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相信看过《邋遢大王奇遇记》的你一定认识一个叫做“邋遢大王”的男孩,他不讲卫生,乱扔垃圾。正因为如此,他在喝下受到污染的饮料后,被捉去了老鼠王国,受尽苦难才得以逃出,他最终尝到了邋遢带来的苦果。11月12日下午,萧报小记者们又认识了一位邋遢的新朋友——塔格大叔,他同样因为邋遢,遭受了不少挫折,这回小记者们变身小小收纳师,“拯救”了塔格大叔邋遢的衣橱。
这是一场由整理教育师巫小敏为萧报小记者带来的亲子收纳体验活动,小敏老师不仅是一名亲子整理教育师,也是《当整理师来敲门》的作者。在活动中,她以一位没有收纳习惯的卡通人物塔格大叔为例,为大家讲解了收纳的重要性,塑造整理收纳意识,培养良好的收纳习惯。
“小袜子面对面,捏捏饺子皮,点头又弯腰,放到口袋里。”跟着老师唱起朗朗上口的童谣,小小的袜子在小记者们手中被折成规则的口袋状,排列整齐放进抽屉里,看着一个个摆放精美的抽屉,小记者们的自豪感满满。除了学习收纳技巧之外,小记者们还参与了收纳大比拼游戏,和自己的小伙伴组队,将一堆混乱的衣物分门别类折叠摆放整齐,完成得又好又快的小组获胜。“我发现我好能干!以后我的衣柜我自己整理。”活动中,大家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厉害得多,而男生也和女生一样,可以将家务完成得漂漂亮亮,一点也没有邋遢大王的痕迹。
在小记者们进行比赛时,随同的家长们也收获不少。小敏老师为爸爸妈妈们讲解了如何打造家中的衣橱,才能最好地激励孩子们自己完成自己的衣物收纳,做好自己的衣着安排。在小记者们亮出最终的收纳成果后,家长们则成为了评审,投票选出了最优秀的收纳师小组。
如今,劳动教育成为当下热门的议题之一,讨论的是孩子们在劳动中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相信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们最终将把良好的劳动观念、能力变成自己的习惯,正如巫小敏老师所说的:“让自己的生活环境变得整洁有序了,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文/摄 王思梦)
小记者 徐琳涵 高桥小学502班
什么是ABC折叠法?什么是口袋式折叠法?这个周末我参加了萧报小记者活动,体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亲子收纳整理课程。
在活动现场,小敏老师先用绘本故事给我们讲述了塔格大叔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收纳整理的重要性。接着,小敏老师又向大家介绍了家中衣柜的合理格局,激发了我们对衣柜不同区域进行分配的兴趣。“上面的位置挂衣服,中间位置是放袜子,最下面放书包……”我们纷纷举手回答自己对于衣柜空间的布局想法。
随后,就到了最有趣的游戏互动环节了,我们分成了5个小组,每个小组的队员们都要齐心协力地完成小敏老师布置的任务,得分最高为获胜方。每个小组各自领取了需要整理的衣物,并将收纳技巧落实在动手实践中。“我们把有图案的一面朝下平铺,因为这样在叠好后仍然可以看到这个袜子的图案,到时候就可以准确找到想要的那双袜子了……”小记者们跟随者小敏老师的讲解与演示,从平铺开始,完成了衣物整理。最终,通过努力,我们小组得了第二名。
这次亲子课程不仅让我学会了很多收纳技巧,而且也让我学会如何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做生活的小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