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摄影师谷丰:

红心李甜时 让“团圆”在镜头下定格

1987年,三泉王村幼儿园,时年32岁的李仙梅老师和23个小朋友合影。
2022年,67岁的李仙梅老师(中)与12位当年的孩子们跨越35年的重逢。
“一刀切”红心李
硕果满筐
三泉王村梅雨图

  ■文/李沅哲  摄/谷丰

  照片是时间的偈语,一如一张老照片打开一段尘封的光阴。

  在拍摄《一张幼儿园合影》系列作品之前,摄影师谷丰原本准备了另一个主题。也就是在走访村民时,他在一位村民家中发现了一张黑白相片。

  1987年12月,三泉王村幼儿园,时年32岁的李仙梅老师和23个小朋友拍了一张合影。

  看着照片中富有年代感的建筑背景、一张张稚嫩的脸庞,谷丰好奇,这些孩子如今怎样了呢?一个大胆的想法瞬间涌入了他的脑海。

  循着相片纸,谷丰找到了这张照片的主人——王忠。这位当时幼儿园班里年纪最小的男孩,现在已经40岁了,2016年辞去了国家机关的“金饭碗”,进入到律师行业工作,现在已是一名非常有作为的青年律师。在王忠的热心帮助下,当年合影里的12个孩子(有一半人出于各种原因未能到场,其中一位同学已英年早逝)来了一次跨越35年的重逢。这是一场难得的聚会,所有人都倍感珍惜。谷丰用镜头记录下67岁的李仙梅老师与她曾经带过的12个孩子欢聚的画面。

  李仙梅,22岁开始在三泉王村幼儿园任教,直到48岁离职,现退休在家。她说,“我做了26年幼儿园老师,是当时幼儿园里唯一的老师,村里的小孩子都是我带出来的。”

  王春霞,是35年前唯一缺席合影的小朋友,现在滨江区某幼儿园任教师,工作生活在滨江区。她说,“小时候错过的合影,现在补上。我想对李老师说的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35年,说长不长。这期间,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变化最大的35年,这代人已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谷丰说,三泉王村就是这些孩子们的人生起点,时光的微风轻轻一吹,他们就像蒲公英一样,走出小山村,分散在全国各地,从事着不同的工作,过着不同的生活,完成了读书、创业、结婚、生子等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件大事。几乎每个人都对今后的生活抱有很大的信心,也愿意为养育他们的三泉王村付出自己的热情和力量。

  三泉王村青山环抱,果木葱茏,风景秀丽,是萧绍一带有名的茶果之乡,一年四季茶叶、樱桃、李子、杨梅、枇杷、板栗、柿子不断。特别是每年三、四月份,村中500余亩李树竞相开花,洁白优雅的李花漫山遍野,构成一幅“南国香雪海”的盛景,引得四方游客前来赏花。接到驻村拍摄任务时,恰逢李花的尾声。谷丰有幸见证了红心李飞花、结果、剪枝、施肥直到采摘的全过程。

  所前杜家杨梅远近闻名,但同样是果中极品的三泉王村红心李却是养在深闺人不识。对谷丰而言,更是只闻其名,未曾品尝。直到他走进了村子,近距离观察这些果树,一次又一次上山跟拍果农,才感受到村民对红心李的珍爱之情,山岭道旁,房前屋后,遍植李树。

  在前不久浙江展览馆展出的“生长着的乡村”美丽乡村驻地摄影作品展中,一张汁水饱满、心红肉嫩的“一刀切”红心李鲜艳地占领了三泉王村海报封面,看着着实诱人。看似美味的红心李,背后是摄影师下的一番大功夫。

  红心李成熟时,正是酷暑盛夏。谷丰说,“一开始是把果子摘下来用刀切开,但总感觉视觉冲击力不够。后来,我就选择挂在果树上的果子,用刀切剖面,但这种方式操作极其困难,不仅要登梯仰拍,还要掌握切果的技术,不然长在树上的果柄很容易扭断。经过一遍遍尝试,终于找到了诀窍,拍出了《红心李》‘一刀切’的艺术性呈现,吸引众多观展者驻足观看,大家说,明年一定要去三泉王村吃上一颗红心李解解馋。”

  记录下村里人的成长和生活轨迹,还原一代代村民的真实生活情况,是谷丰用时4个多月的休息日驻村拍摄的意义所在。在共富目标的驱动下,三泉王村正在向全新的方向发展。从一开始带着任务拍摄,再到后期油然而生的使命感,谷丰觉得,能用自己的镜头助力乡村共富,让村庄变得更美更好,让村民的获得感变得更强,付出的一切汗水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文化影像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新媒+
   第08版:公益
红心李甜时 让“团圆”在镜头下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