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项亚琼
“真实不虚”,走进潘海燕的办公室,这幅书法字画被摆放在醒目的位置。简简单单四个字,一如旁人眼中的潘海燕——真切、实在。
她是萧山区民进界别政协委员、杭州天时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带领团队砥砺深耕自身领域的同时,已在公益路上前行多年,早就将良善化为日常,用一次次善举书写着她的“委员作业”,并带动身边更多人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
诚信办企业 爱心洒社会
风风火火、雷厉风行,自2009年创办企业至今,潘海燕深耕建材领域,不断做好、做精。“遭遇过失败,但也经受住了挫折,起起落落,坎坎坷坷。一边办企业、一边学习成长。”潘海燕如是说。
随着企业不断壮大,潘海燕致富思源,不忘回报家乡。从创业之初结对资助红山农场的6名贫困学子开始,这些年来,潘海燕从未停止过公益的脚步,在帮扶过程中注重“四部曲”:经济上减压、学业上关心、精神上减困、生活上减难。
资助患有先天性青光眼的盲童沈嘉迪顺利完成手术;以个人赞助的形式,在新湾初中成立“天时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在萧山六中设立“教学改革促进奖”,助力浦阳镇奖学助学基金会,用于奖励优秀的基层教师和奋进的学生们;逢年过节还去受资助的孩子们家里走走看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多年过去,不少曾经受过帮助的学生,至今仍与潘海燕保持着联系,在日常交流中畅谈学习收获、读书心得和生活感悟等,把她当成了良师益友。
除了关心关爱本地困难学生外,潘海燕还把爱心播撒到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助力开展萧山旺苍东西部协作“跨越山川·点亮希望”萧山政协@旺苍暖心助学活动,为当地的少年儿童送去温暖。“个人力量很小,但引领作用会很大。”潘海燕深有感触地说,自己企业做得不算大,可她带头一捐赠,很多爱心人士也会行动起来,这样力量就大了。
从提案出发迈出“新步子”
自2012年成为政协委员后,在公益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的同时,潘海燕尽责尽力,在履职上做到会协商、善议政,通过提案、社情民意等渠道积极献计献策,切实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
在她所撰写的提案中,绝大多数都是反映民生问题。这些提案涉及交通、城市管理、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倾注了潘海燕对改善民生、推进社会进步的满腔热情。近年来,她提交了《关于对文化建设出实招的建议》《关于尽快出台代驾行业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议》《关于违法用地建筑拆后土地利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盲道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建议》等多件民生提案,并有多件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
“政协委员就像一座桥,一头连着百姓,一头连着政府。既要让政府听到百姓的心里话,帮助解决难题;又要向百姓传达党的政策,让大家听到党的声音。”最近,潘海燕正在为撰写新的提案奔走。这一次,她将目光关注到小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如何做得更好的议题上来。为了写出有分量的提案,潘海燕不厌其烦实地走访多个小区,听取各方声音,收集一手资料,以女委员特有的细致积极履职尽责。她说,无论是政协委员的履职还是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她都会以“做个有心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希望能用微小的力量温暖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