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钱江世纪城20年之问——

“后亚运”时代 以何“双一流”?

  ■文/记者 姚潮龙  摄/记者 范方斌

  一个月前,杭州亚运会圆满闭幕,被誉为“史上最成功的一届”。

  一个月后,11月21日,作为亚运核心区、亦是最大受益者,钱江世纪城召开“双一流”发展规划发布大会,为“后亚运时代”把舵定调。

  这个大会时间有些“特殊”: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杭州亚运胜利举办之年,也是钱江世纪城建城20周年。

  是的,20年前,钱塘江畔的这片滩涂地从零起步、拔节生长,一跃成为杭州城市新中心;如今,站在更高起点上,如何势态不改、持续生长,这不仅是现实对钱江世纪城的郑重提问,也是历史给予两百万萧山人的时代命题。

  双会 为何是新起点

  从G20峰会主会场到杭州亚运核心区,过去这些年,凭借两大国际盛会集于一身,钱江世纪城成功走进国际视野、登上世界舞台,成为国内绝无仅有的“双会之城”。

  眼下,“双会”已是过去式,钱江世纪城的未来潜力该如何变发展实力?城市想象力又该如何落地“变现”?这或是当前各界最大的“世纪城之问”。

  从源起看,钱江世纪城是“顺势而为”。本世纪初,城市化渐成时代发展新逻辑、城市发展新动能,杭州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最大逻辑就是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这一背景下,与钱江新城隔江相望的钱江世纪城应运而生。本质上,启动开发建设钱江世纪城是萧山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的关键一招;也正因此,钱江世纪城自诞生起,就带着融杭接沪的使命和建设新中心的目标,是城市未来的战略要地、发展腹地和机遇高地。

  从兴起看,钱江世纪城是“聚势而行”。作为杭州城市化的标志性工程,2007年启动建设的杭州奥体博览城,是钱江世纪城发展史上的“关键一步”,甚至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真正“第一步”。这个由奥体中心和博览中心两部分构成的板块,横跨萧滨两个区,三分之二落于钱江世纪城,主要项目包括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和“亚运三馆”等;凭借这一板块的布局落子,钱江世纪城也由此成为后来G20杭州峰会主会场所在地、杭州亚运核心区。

  从崛起看,钱江世纪城是“乘势而上”。无论G20杭州峰会,还是杭州亚运会,都颠覆了钱江世纪城的发展轨迹、改变了钱江世纪城的开发进程,称得上极具历史性。

  这“历史性”主要表现为,在“双会”赋能驱动下,钱江世纪城的建设迎来全面提速期、集中爆发期,城市化进程变得急速、激烈,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农村向城市、城郊到城区的跨越式转变。

  广州在匡算“亚运账”时曾公开表示,城市建设为此提前了5至10年,这一论断同样在钱江世纪城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钱江世纪城的“建城”不仅有“速”,还有“质”:峰会标准、亚运标准,钱江世纪城以国际化、标杆化塑造城市品质,以一流业态、一流形态构建城市风采,并为“重大城市事件改变城市历史进程”写下最好注脚,一举成为网民口中的“宇宙中心”。

  如果说钱江世纪城的源起、兴起,是杭州与萧山的城市化战略所需、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所致,那么钱江世纪城的迅速崛起,更大程度上则有赖于“双会”,这两个引爆点不仅让钱江世纪城一战成名、一飞冲天,也为钱江世纪城装上了最大功率“发动机”,以最强动能大大助推了一把,从而使得钱江世纪城打下更好基础、形成更大优势,并成为钱江世纪城面向未来的新起点。

  再出发 动力何处来

  回望建城20年,钱江世纪城最主要逻辑即五个字:城市化先行。

  丰北村,曾经的萧山种鸡场、杭州“菜篮子”;如今,原有土地上“立”起了一座亚运村,只剩杭州地铁6号线丰北站这个名称,还记录着这块土地的过往。

  从丰北村到亚运村,虽然都是“村”,含义却大不同,折射出的是城市格局天壤之别。这背后,是丰北村通过整村征迁、集中安置完成了整个城市化进程。

  这仅是缩影。十多年的大征迁、接续的大开发、不断的大建设,大破大立之间,钱江世纪城发生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巨变,从县域一角变成城市中心。高楼林立、人流如潮,已是钱江世纪城的“第一视觉”“第一印象”。

  的确,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杭州世纪中心、奥体中心游泳馆体育馆及综合训练

  馆、博地中心、望朝中心等,行走在钱江世纪城,一栋栋地标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阳光穿过楼宇缝隙,落在车水马龙之中,一种置身曼哈顿的感觉油然而生,钱江世纪城仿佛一部楼宇“收割机”,不断刷新杭州天际线,形成城市最独特风景线。

  这是城市的“面子”,也是城市的“里子”,因为一项项城市功能正“藏”于楼宇之中。

  学军、崇文、杭二中和省妇保钱江院区等高端教育医疗资源跨江而来,华尔道夫、安达仕、W、瑞吉等顶尖酒店纷纷落地,杭州SKP、奥体印象城、EIC综合体等一流商业综合体持续扎堆,钱江世纪城配套日益齐全、功能日益完善,满足了所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数据显示,目前已有20多万人生活居住在钱江世纪城,其中70%为青年人。

  特别是,钱江世纪城经济功能、赛展功能与配套功能之间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镶嵌、全面融合,如场馆设施与配套服务集中聚集,地铁、高铁、飞机等无缝链接,区域交通路网密度更是达7.26公里每平方千米。杭州亚运期间,不少媒体感叹,钱江世纪城太方便,无论驻地到场馆,还是到周边购物或看看,基本是20分钟之内的“一站式”。

  可以说,过去20年,钱江世纪城处于高速成长,如同一个新生儿长成小伙子,它的城市化取得了巨大成功、形成了独有特色,不仅是萧山城市最重要象征、最显著标识,也是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标志性成果。

  而这一切,将怎样影响钱江世纪城的“下一个20年”?

  站在历史维度,县域经济时代,往往遵循先“引产”再“聚人”后“造城”思路。但都市经济时代,城市既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更是人的生活家园,一定程度上,城市围绕人才的需求而建,产业则因人才的聚集而兴。诚如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专家李忠所言,先“造城”再“聚人”后“引产”,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产业的标配。这恰恰是钱江世纪城正在走的道路,且“造城”已形成很强影响力、品牌力、辐射力,成为一种巨大的比较优势。

  所以说,城市化进入成熟期,是钱江世纪城从毛头小伙继续成长为青壮年的最大底气所在、魅力所在、动力所在。

  双一流 透露啥信号

  发布会上,钱江世纪城提出打造“一流中央商务区、一流赛会核心区”的战略定位。“双一流”背后,无不透露着四个字:大抓经济。

  这并不是说钱江世纪城没有经济。事实上,建城过程中,钱江世纪城也始终在引产、育产。

  钱塘江金融城、图灵小镇、北大信研院、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等高能级载体落地建设,荣盛全球业务总部、恒逸国际总部中心等世界500强总部,浙商银行、省交通集团金融中心等金融总部纷纷入驻,院士等顶尖人才纷至沓来,目前,钱江世纪城已初步构建起“1+2+3”产业格局,并呈现出强劲势头。统计显示,G20峰会以来,钱江世纪城主要经济指标连续6年高速增长,大部分指标年均增速超30%,规上服务业营收更已超千亿元。

  但无法否认的是,相比于“双会”这般重量级的城市IP,钱江世纪城的明星级产业IP尚未形成,经济韧性、能级和竞争力还未充分发挥,比如缺乏上百亿、上千亿的标志性产业、标志性项目。

  而另一组数据对比,则直接反映了钱江世纪城的发展迎来“新趋势”、进入“新阶段”——

  五年前,钱江世纪城财政总收入不足40亿元,房地产税收与产业税收之比约7:3;今年到目前为止,财政总收入已突破100亿元,房地产税收与产业税收之比约4:6。在总量保持高速增长状态下,房地产税收与产业税收占比呈现“一降一升”,某种程度上,既意味着钱江世纪城像过去一样的大开发大建设告一段落,也标志着钱江世纪城产业开始发力、质效逐步提升,经济步入“快车道”。这也构成了钱江世纪城争创“双一流”的现实依据。

  根据规划,钱江世纪城将围绕“一流中央商务区”,重点打好总部、金融、科创三张牌,加快跻身“全国中央商务区前10强”;围绕“一流赛会核心区”,重点打好体育、会展、文化三张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会之城。力争十年内,形成总部经济高度集聚、赛会流量高频汇聚、创新服务高能积聚的杭州城市新中心。

  空间上,钱江世纪城将按照“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理念,全力建好“钱塘湾未来总部基地、世纪城建成区、奥体板块”三大主题片区,实现城市魅力、产业实力、创新活力“三力迸发”。其中,未来总部基地着重提升产业“贡献度”,增强“总部型”经济发展能级,打造杭州总部新中心;世纪城建成区着重提升区域“活力度”,增强“服务型”经济功能水平,重点做强“总部商务中心”功能;奥体板块着重提升城市“辨识度”,放大“流量型”经济虹吸效应,全力培育“赛事经济、演艺经济、体验经济”为一体的后亚运赛会经济全生态。

  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20年前——

  2003年,当启动开发建设时,钱江世纪城承载着萧山人的总部经济与城市CBD之梦想;20年后,历经“双会”洗礼的钱江世纪城,在历史殊荣和战略机遇叠加下,如今正以“双一流”向历史回望和致敬。

  这不仅是致敬,更是一种奔竞不息的开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钱江世纪城20年之问——~~~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深读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影像
   第07版:广告
   第08版:财经
“后亚运”时代 以何“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