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项亚琼 通讯员 田伟栋 陈佳蔚) 继《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深度报道之后,2023年11月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以《浙江萧山利用数字化规范小微权力运行 “智慧印章”扎紧制度网》为题,再次大篇幅报道我区“智慧印章”工作。“智慧印章”为何备受瞩目?
2022年7月,区纪委监委以义桥镇为试点,推动开发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印章”系统。“智慧印章”将村社党组织章、村(居)委会章和经联社章3枚实体章锁进电子套筒中,自动对盖章人、文件内容、时间等关键信息采集记录并上传,依托大数据分析,实现基层小微权力“审批、使用、管理、监督”一体化闭环式管理。
既把印章规范管起来,又方便群众使用,“智慧印章”破解了基层小微权力监管的一道难题,也回应了党员干部群众的现实呼声。近年来,义桥镇纪委在调查多起因公章管理引发的信访和案件过程中发现,传统印章管理方式存在不少监管问题:事前先盖后批、先盖不批,审批存在随意性、缺乏制约性,甚至存在审用不符现象;事中对盖章内容、次数无法监管,人章不分离、用章无记录,“人情章”“面子章”难避免;事后追溯难度大,“违规章”存在“潜伏期”,随着人员更迭变迁,调查发现难、追责惩戒难。
义桥镇纪委、监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引入“智慧印章”后,平时“智慧印章”处于锁定状态,只有审批通过后才能解锁使用,即使外带也很方便。需要盖章的村民与印章管理员对接发起用章申请,村干部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App进行审批,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智慧印章”会自动对盖章人、文件内容、时间等关键信息采集记录并上传,用印严格限制次数和时间地点,通过技术手段还能对用印内容进行比对,依托大数据分析实现基层小微权力“审、用、管、督”一体化闭环式管理。
总而言之,“智慧印章”在义桥镇的引入和应用,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和突破。义桥镇纪委、监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智慧印章”系统,在引入OCR智能比对技术和AI算法技术基础上,构建大数据模型,将其与“智慧印章”审批流程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对“智慧印章”的全过程监控,使得在注重效率的同时更加兼顾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