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争青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后亚运时期,交通将如何继续发挥“大动脉”作用,为萧山提升综合实力“输血”?我们专访了区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书春。
记者:亚运这一契机为萧山的交通出行环境带来了跨越式变化,那么在后亚运这一新时期,萧山交通又有什么新计划和大动作呢?
李书春:2024年,区交通运输局将继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后亚运时期新发展格局,结合我区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交通实际,以“22688”交通大会战建设成绩为行动基础,实施综合交通“补链强链”行动,致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交通高质、高效、公平、安全发展,不断推动我区城市能级跃升。总体来说就是做到“151”:围绕加快实施交通强国战略为一个中心;全力实施五大行动,包括基础设施补强、运输服务提质、改革创新攻坚、交通整体智治、党建引领赋能;全力打造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
记者:把交通比作开路先锋,如今萧山的目标定位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接下来如何实现这个蓝图呢?
李书春: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全市的共同目标。2023年,我区涉及的交通强省建设项目中,104 国道杭州河庄至衙前段工程已按节点实现开工。同时我们积极协调省市重大项目,扎实做好要素保障和协调服务,其中国家级项目新坝二线船闸工程完成总体进度50%,累计完成投资约10亿元。杭州地铁四期萧山段20个站点均已进场开工。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