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施雅敏
上周末,记者试驾了一款自去年末上市后人气一直很旺的车——一汽大众ID.7 VIZZION(PRO版本)。
综合试驾体验来说,这款纯电车无论在空间、驾控,还是电池的续航能力与安全性上,都是非常不错的车型。同时,ID.7 VIZZION最大的惊喜是补齐了大众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这让新车竞争力明显提升。
首先来看外观,ID.7 VIZZION的表现非常“大众”。车辆行驶在路上,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大众车,它的外观造型延续了ID.家族的设计理念,前脸简约、科技、舒展,侧面线条流畅、优雅、一气呵成。细节上,半封闭式前脸匹配IQ.Light LED矩阵式大灯,辅以贯穿式灯带与大众发光LOGO,保留了大众家族的辨识度,同时又兼顾了一定的科技感。
新车的侧面,是个人认为新车最好看的角度。首先车长达到了4956mm,在此基础上,它还使用了短前悬和长后悬的设计,从A柱到C柱的设计跨度很长,提升了视觉美感,把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车尾采用了掀背设计和3D贯穿式尾灯,同时在尾厢部分加入了小尾翼的设计,强调运动感的同时也保障了后备厢空间的实用性。
坐进车内,新车的座舱使用了大量的皮质面料以及翻毛皮材质,同时配合上较为细腻的缝线处理,整体也算是拿出了旗舰车型的水准。
通常来说,纯电动轿车,受限于电池布置,头部空间都不会太宽裕。不过ID.7 VIZZION超过4.9米的车身长度,超过2.9米的轴距,坐进车内不但没有压抑感,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头部空间都很宽敞。
硬件配置上,ID.7 VIZZION全系标配15寸2K超清智能悬浮大屏,内存提高到16GB,采用了屏幕与边框一体化的设计,画面效果更清晰,显示内容也更丰富,并且集成了更多功能,因此整套座舱的实体按键进一步减少。同时,车辆的仪表嵌入到了与空调齐平的位置中。
特别是在行车过程中,新车语音交互也是非常流畅,有了科大讯飞的加持,实际体验来看,ID.7 VIZZION的语音交互识别精准度和响应速度都没什么可挑剔的,用语音交互基本可以实现跟导航和车控相关的功能,而且连续下达指令也能比较顺畅的响应。
在试驾过程中,记者对新车全系标配的AR-HUD印象较为深刻,在开启导航情况下,新车的AR-HUD确实会呈现非常明显的信息,包括时速、限速、所在路线名称等,而且转弯时会有明显的动画效果,视觉效果可以打高分。
空调出风口在不开启的状态,出风口是全封闭的,与周围浑然一体。空调打开后,它可以自动监测到车内不同区域的温度,从而自动调整吹风的方向。所以这个空调出风口不需要手动调整吹风方向的。
相比智能座舱的升级,ID.7 VIZZION在智能驾驶方面充满“德味”。新车集成了交互式辅助变道、自适应续航、拥堵辅助、车道保持、变道辅助、预碰撞安全系统等功能。
在试驾中,其电门踏板反应迅速,无论是加速还是制动,车辆都能提供及时的反馈,而且加速非常线性,不会出现一般电车的“弹射感”。尤其在复杂交通条件下,能轻松精确控制车速,而且比较线性,没有明显的拖拽感,更不容易晕车。
同时,车辆如果在低速行驶状态,新车还能进行能量的回收,刹车力度平稳且可预测。有一说一,它的底盘路感相对较为明显一些,不是目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那种“软绵绵”的味道,开着让人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