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华林
春节前后这段时间,萧山正处寒冬,本土出产的水果极少,新鲜的草莓就显得弥足珍贵,不仅口感让人垂涎欲滴,红彤彤的颜色,更是为过年增添了一份喜气。前不久,笔者走进老刘在萧山宁围租种的草莓园,听到了一些他和他一家的草莓故事。
冬日的钱塘江边,大片的农田上,零零星星地会看到一些搭建的大棚,这个季节,跟着这些大棚找过来,一般总能找到草莓园。
老刘正在大棚里面忙活,他全名叫刘建松,今年75岁了,是杭州建德人。建德素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美誉,草莓种植从1982到现在超过40年时间,“建德草莓”已经成为全国草莓产业极具知名度的区域公共品牌,成了当地人的重要致富途径。
受当地草莓种植之风的带动,老刘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学种草莓,年轻时也曾走南闯北,哪里种草莓赚钱就去哪里。湖北武汉、湖南长沙这两个地方,加起来他待过25年,早前那边种草莓的人少,一斤草莓能卖到8块钱,相比当时的物价,这个价格算是不菲了,那个时候,他靠草莓的确赚了不少钱。
2010年前后,因为年纪大了,老刘不再出省种草莓,他选择来到萧山,新塘新城路、北干博奥路一带的城区周边,都留下了他种草莓的身影。
30多年的草莓种下来,老刘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他告诉笔者,每季草莓,种苗一般都是头一年的9月初左右种下去的,12月初左右开始结果,一般可以连长三茬,可以一直长到来年四五月份。为了保证草莓好吃、够甜,他会选用菜籽饼做基质,种植效果比较好。
在老刘的大棚里,草莓品种真不少,巧克力红颜、奶油、建德红、樱桃、越秀、红玉等,令人眼花缭乱。不过,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全身淡粉色的所谓的“粉玉”草莓,在一片司空见惯的大红色草莓中,显得特别不一般。不仅外观吸引人,身价也很高,老刘说前年曾卖到一百块一斤,今年降到七八十块一斤。我问老刘为什么这么贵,他说,这种草莓有一种水蜜桃的味道,吃起来清香。
如今,老刘除了自己在萧山种草莓,他老伴、儿子、儿媳妇,他的孙子带着女友,一家三代全部常驻萧山,租农地,搭大棚,种草莓,从宁围的钱塘江边到闻堰的农村,他们家的草莓园光大棚就有39个,每天,一篮一篮的草莓从这里新鲜产出,供应给萧山乃至杭州主城区市民品尝。
在老刘家族的另一个草莓园,我见到了95后的小杨。小杨是老刘孙子的女友,前两年网络直播开始爆火,她也跟着做起了主播,在网上直播卖衣服,没想到直播行业太卷了,一段时间后她开始转行了,现在,作为一名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她抛开了普通年轻人的就业选择,开始从事起跟泥土打交道的草莓种植。她说,朝九晚五觉得太不自由了,上班上得很不开心,虽然说种地很辛苦,但是也能坚持,为什么?因为比较自由!
虽然接触农业的时间不长,但小杨这些老刘草莓家族的第三代,年纪轻,学习能力强,适应起来快,才种了一两年,各种技术要领就很熟练了。
如今,在各大超市和水果店里,各式草莓琳琅满目,价格从二三十元一斤到七八十元一斤都有,对普通市民来说,草莓这种水果价格其实并不便宜。不过,对于老刘这样的种植户来说,除去中间渠道的费用,收入可能并没有这么多,有些直接到大棚来拿货的大客户,价格甚至能谈到每斤十元钱。
过年,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大的期盼是回家团聚。然而,对于像老刘这样的草莓种植家族来说,过年回老家是一种奢望。因为过年前后这段时间,正是草莓销售的旺季。他们一般都会等草莓生长结束,五月份回老家建德,七月八月再过来,过来就要整地了,到八月底、九月初,又要开始下一轮的草莓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