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景独好

在成都住下来

  ■陈涌涛

  成都就在中央。小住几天,尽可把自己当作一只勤快的蜘蛛,今日往西,隔天走北,交替出游,你向往已久的美景,似蜘蛛捕物,尽收囊中。在出游的空档里,从容地看一看这座以人文和美食闻名的古城。

  成都是个历史悠久的都城。到四川旅游,在城里找个旅馆住下来,摊开地图,设计线路行程,无论从生活设施、交通便利性,都有一种居守中央,兼顾四方的洒脱感,以及坐拥进退自如的地缘优势。

  四川境内风景名胜众多,但较为分散。从成都出发,南可到泸沽湖、峨眉山;向西横穿康巴大地,风光迷人的318国道,串联起美丽的康定、新都桥、稻城亚丁;往北,是青城山、都江堰、四姑娘山、九寨沟、若尔盖草原……胜景处处,耳熟能详,像一张蛛网遍布几十万平方公里。

  而成都就在中央。小住几天,尽可把自己当作一只勤快的蜘蛛,今日往西,隔天走北,交替出游,你向往已久的美景,似蜘蛛捕物,尽收囊中。在出游的空档里,从容地看一看这座以人文和美食闻名的古城。

  文殊坊,是依托著名佛教寺院——“文殊院”打造的一个休闲观光社区,也是包括我们酒店在内N个街区的统称。坊内建筑样式以蜀地街院为特色,颇有川西民居和佛禅文化味道。

  文殊院占地八十余亩,有曲廊亭阁、假山碑林,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清代时传有文殊菩萨现身,改称文殊院,于1697年重建。康熙题“空林”二字,墨迹犹存。

  寺内有个以空林命名的图书馆,是三大佛教图书馆之一,另两个,一个在北京法源寺,叫“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另一个在杭州中天竺,全称为“杭州图书馆佛学分馆。”

  “宽窄巷”为成都最出名的景点之一,少有来成都旅游而不去的。巷子里涌动着南腔北调的潮流,摩肩接踵,像一个火红的集市。成都有名的小吃,龙抄手、串串香、伤心凉粉、三大炮……都能在这里找到,是否正宗,看你运气了。

  遍布于宽窄巷子里头那些精致的院子,庭廊深深,粉墙、红檐、青瓦,多数门前还蹲放着石狮、石鼓,门楣雕着饰物,屋脊处间或有残存的泥塑兽头。想走进去,悉被告知此地乃茶座抑或酒肆,要么就请坐下喝茶、用餐。让不少游者却步。

  青羊宫位于文武路闹市区,高大的山门就在马路边上,十分突兀。听名字,便知是一座道观,至于“青羊”称谓,则有“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一说,传为老子传道之地,看宫内解说,似又与太上老君有涉,这是神仙们的故事了。今之所见,除了斗姥殿为明代原建,其余都是清康熙至光绪年间重建。

  值得一说的是宫内藏有清光绪所刻《道藏辑要》经版,共一万三千余块,用梨木双面雕刻,是继明《正统道藏》之后收书最多的道教典籍,也是当今保存最完整的存板,极为珍贵,惜无缘一面。

  说到美食,成都有道特色小吃:麻辣兔头。刚到成都的晚上,在春熙坊看到许多店家都把一只只剥了皮的兔头摆得整整齐齐,龇牙咧嘴,狰狞恐怖,心想这货如此大张旗鼓地展示,总有它的道理。查了一下,成都有名的“老妈兔头店”恰好就在文殊坊,那天从安仁古镇回来后便去尝鲜。

  服务员都是中年男女,穿草绿色军装,形象老土,态度和善,店堂坐满了食客,戴着薄膜手套猛啃手中的兔头,无人顾及斯文。听说我们想吃不辣的,店员眼神古怪,说那就五香兔头吧。

  麻辣是川菜的精华,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菜肴,要是你说不吃辣,大逆不道似的。兔头味道像红烧羊肉,没啥惊艳。看着有成都本地人,七八十来个地打包回去,我们心有不甘,说隔天一定再来吃个麻辣的。

  那天到“杜甫草堂”时,已近中午。

  中国古代文人中,杜甫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不单单指他的才华,更在于他的理想和抱负契合当下观念,而被毫不吝啬地赞美和称道,并乐于将他的作品赋予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安史之乱后暂避成都。一个落魄文人,栖身于成都郊外,即便在他的朋友圈,如此处境也毫无诗意可言,羞于启齿,然他却以大胸怀,虽居茅屋而祈天下寒士俱欢颜,怎不令人起敬!

  见有一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为杜甫真实写照。

  “杜甫草堂”作为一个景点,经历代修筑,规模已经很大,有正门、南门和北门可进出,包括一处唐代遗址。大雅堂外,一尊杜甫塑像侧身安坐,淡淡地注视着人们的参拜。将近五百平方米的大堂里,站立着十二位古代诗人雕塑。这么多名人聚在一起,像是一个诗的沙龙,围着杜甫,用各自的华章,为成都背书。他们身后,是一面巨型磨漆壁画,色彩灿烂。

  绕过竹林,闻着花香,由碑亭向北,从一座小小的木桥上走过,在绿荫翠叶间,可见一座竹篱为栏、黄泥涂壁、茅草做顶的农居,正是那间杜甫曾经居住过的茅屋复原。

  公元223年八月,蜀汉先主刘备病故于白帝城永安宫,谥昭烈皇帝,诸葛亮亲选墓地,并扶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惠陵。十一年后,诸葛亮因过劳去世,葬在勉县定军山。如此看来,至少在刘禅为诸葛亮立庙时,武侯庙尚不在成都,更没有与惠陵同在。

  现在的武侯祠,是在后人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肯定和赞誉下,将武侯庙与惠陵、昭烈庙、三义庙合并,作为三国遗迹源头而设立,是国内唯一的君臣全庙,1961年即为全国文保单位。

  在民间,诸葛亮是一个演义人物,有太多的文艺作品塑造出了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甚至会呼风唤雨的神一样的形象,真实的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历史自有公论,来成都武侯祠看看,读一读《三国志》,有助于修正对他在历史中的功过一些似是而非的看法。

  成都名胜众多,锦里古街是必须造访地之一,就像如今的宽窄巷子。但锦里似乎又比宽窄巷子多了一种气势,毕竟,此地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遐迩。久远的历史赋予它厚重,岂是一条巷子所能比拟。可以揣度,锦里之于成都,就相当于豫园之于上海,夫子庙之于南京,慢游锦里,或许可窥见一丝古代西蜀都城的感觉。

  锦里与武侯祠一墙之隔,事实上你只要看一下景区说明,就知锦里本来就是武侯景区的一部分,武侯祠内有小路通往锦里。

  古街全长五百多米,现存建筑多为清末民初重建,以三国文化和四川民俗为主要内容,“拜武侯、泡锦里,”是成都旅游的响亮口号。商店里卖的与国内其他旅游景点大同小异,但还是有一些土特产以及小吃彰显出成都的地道。

  我俩买了一包麻辣花生米,龇牙咧嘴满口生香,坐在拱形小桥上看夜色里的锦里,灯红酒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闲坐烹茗~~~
~~~
风景独好~~~
湘湖诗会~~~
朝花夕拾~~~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调查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广告
   第08版:影像
徐徐春风催春来
你忌,我不忌
在成都住下来
现代诗两首
春日听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