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首捧浙江省“科技创新鼎”

  本报讯(记者 姚潮龙)日前,省委、省政府联合发文公布2023年度“科技创新鼎”名单,萧山榜上有名、首次夺鼎。该奖项含金量十足,是浙江省科技创新工作的最高荣誉,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近年来,萧山深入实施“创新强区”战略,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生态等措施,在平台提能、主体培育、人才引留等方面靶向发力,稳步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加快打造具有标杆性、引领性的区域创新发展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

  机制优化上,萧山以入选全省首批创新深化试点单位为契机,构建并深化科技创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12345”工作机制,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特别是依托“北斗七星”科创联盟,持续构建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格局,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范式。目前,“北斗七星”已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000余人,承担省级以上重大项目190余项,申请专利2470项,授权专利856项。另外,全国首批海归小镇——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杭州·数字医药)落地,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入选全省首批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联合科技部人才中心共建的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也成功获批。

  要素引聚上,一方面推动研发投入连续攀升,自2018年以来,全区R&D连续五年实现向上攀升,去年提升幅度更是位居全市第一,目前,全区已落地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建成省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省级企业研发机构27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数量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另一方面,持续贯通“概念—孵化—产业化”全链式成果转化通道,如推动建设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集成电路、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视觉智能、浙大计算机创新研究院大数据智能等概念验证中心,布局建设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59家,“北斗七星”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创新联合体120余家,合作孵化企业200余家,共同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125个,撬动企业研发投入超15亿元。

  生态营造上,萧山聚焦“四链”融合,出台科技创新“22条”新政,在全市率先出台《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若干政策》,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编制池,实现从“补企业”向“强产业”“优生态”转变。特别是,针对科百特、先临三维等创新龙头企业,萧山深化“一产一策”“一企一链”等工作机制。同时,去年有两家企业新晋上榜独角兽企业榜单,占全市新晋企业数的2/5。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教育
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已覆盖约8.4万家医疗机构
北大信研院第二届决策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钱湾生物港入选 市专精特新产业园(创建)名单
萧山首捧浙江省“科技创新鼎”
夏日送清凉
杭州大会展中心一期通过WELL认证
国泰萧星:“小巨人”有个百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