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林飞 通讯员 孔淑敏)在训练室内,运动员屏气凝神,通过听声辨别球速和方向,挥拍迎击,拦截对方的进攻,经过几轮激烈的回合,成功将球打入对方球门,一记精彩的扣杀赢得了现场的一片欢呼。
这是来自我区盲人板铃球队集训现场的情景。原来,为丰富残疾人的文体生活,推广盲人板铃球运动,充实项目人才储备,近日,区残联组织盲人板铃球队开展了为期10天的集训活动。
盲人板铃球起源于加拿大,曾经是残奥会比赛项目,被人称作“黑暗世界里的乒乓球”,是一项适合盲人在室内开展的对抗性球类项目,兼具体育教育、竞技、休闲、健身和康复的功能。该运动因其球拍和球发出的声响而得名。
本次集训特别邀请专业运动员蔡长贵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他从板铃球比赛规则、发球进球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深入教学,并针对运动员出现的问题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掌握技术要领。盲人朋友们认真聆听,互相交流打球的技巧,切磋球艺,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板铃球这项运动考验专注力和协调力,大家都挺喜欢。”视障人士马丽萍表示,盲人朋友可以参加的体育活动本来就不多,大家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希望这样的集训活动能一直举办下去。
蔡长贵认为,盲人板铃球是全民性的运动,对于盲人朋友参与融入社会生活、避免和社会脱节具有一定帮助。
据区盲协主席钱琪茂介绍,在区残联的指导下,这支板铃球团队于去年7月开始组建,目前共有12名运动员。他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集训,提高盲人群体的身体素质和社会融入水平,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盲人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