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蒋超 通讯员 盛振刚)为进一步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我区紧盯薄弱环节,从人防、物防、技防等多维度,不断提高执法监管水平,有效提升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本质安全。
一方面,区应急管理局安排专家,对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进行全程指导,帮助企业减少安全风险。今年已派出专家86人次,服务企业17家。对有限空间重点企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检查中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且屡教不改的企业,通过整顿一批、处罚一批、关停一批、曝光一批等手段,不断夯实有限空间安全生产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工业企业在线系统,全面摸清我区有限空间企业底数,督促企业通过系统上传警示牌、作业制度、培训视频、应急演练等任务资料,全面管控作业风险。我区将企业有限空间标准化建设、安全培训、隐患排查等工作量化成分数,运用晾晒、行政处罚、挂牌督办等方式,倒逼企业从“被动”变为“主动”。按照要求,有限空间重点企业要在每月5日前完成隐患自查,并在每月30日前完成隐患整改。
此外,我区还组织了相关专题教育培训,邀请专家服务团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授课,提升作业人员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