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茶馆里“吃”出民主味

  ■首席记者  周珂

  通讯员  郭彧杰  沈艳露

  “走,茶馆吃评茶去。”“同道去,今天议的这个事情蛮重要。”在临浦镇山阴街社区,总能看到几个大爷互相招呼着一起去老街“三元茶馆”吃评茶。

  老者坐镇,茶客评议,是非纠纷,吃茶论断。吃评茶,就是用吃茶的时间来讲事、评事。曾经,不到一平方公里的临浦老街上有着大小茶馆40余家。在这些茶馆中,属逸园、乐园、鸿园三“园”名气最响。

  只是时代向前,茶馆成为了过去式,吃评茶的习惯淡化了,老街也纳入到了山阴街社区中。在区人大代表、山阴街社区党委书记孙娴的建议下,将老街的一处共享空间以茶馆形式“出道”,取名“三元”,并组织热心大爷成立了吃评茶议事团。渐渐地,来吃评茶的人越来越多,老底子的习俗回来了。“茶馆里‘热气腾腾’的民意,也让这里成了我履职的一方‘宝地’。”孙娴说。

  大爷聊民生,人大代表带着议题听民意。如今,吃评茶议事团已发展为临浦镇人大统筹、部门领办、多方监督的“三元茶馆”运行模式,“在镇人大的指导下,‘每月议小事、一季一议题’,也成了茶馆里的日常。”孙娴说。

  临浦老街旧改工程开始之初,议事团就十分活跃。两个旧改小区都紧邻浦阳江而建,施工方提供的雨棚宽度却只有60厘米,风大的时候雨水很容易进入窗户。议事团成员老倪是原先临浦建筑队的退休职工,他提出,根据以往的经验,雨棚要加宽到80厘米才起作用。

  了解情况后,孙娴立即把问题反映给临浦镇人大。没过多久,临浦镇人大便带着相关部门、人大代表和施工方来到茶馆,和居民们一起商量,不到半天,就确定好了新的实施方案。

  “有了这次的成功经历,大爷们的热情更加高涨了,不仅会带来他们平时听到看到的问题,甚至还搞起了调研。”孙娴介绍道,“老街焕新开街后,议事团成员向我反映,老街上有不少闲置的国有资产,还带来了一份手绘图,显然是做足了功课!”

  议事团成员带着孙娴进一步摸底,共发现山阴街社区范围内现有102处国有资产闲置。围绕闲置资产利用问题,议事团就盘活资源,丰富业态等方面开展了热烈讨论。在镇人大的指导下,年初人代会上,孙娴作为领衔人提交了《关于加强镇域闲置资产利用的建议》。区财政局领办后,近期已带着市规资局萧山分局走进代表联络站,面对面与代表、选民交流,探讨解决问题方案。

  据了解,自开张以来,“三元茶馆”里人大代表、相关部门和议事团居民们时常“同坐一张桌,同喝一壶茶”,累计已经完成“关于十宝畈住宅区加装天然气的意见征集”“未来社区建设我们居民需要什么”“关于火车站弄排涝管道建设的意见征集”等13项议题,有效解决了小区电动车充电桩安装、污水管道堵塞、施工噪音扰民等50余件居民反馈的突出问题。正是这一桩桩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让“三元茶馆”圈粉无数,成了临浦镇上的新地标。

  袅袅热气中,议的是民情,解的是民忧。更为可喜的是,来茶馆喝茶议事的不局限于大爷大妈,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这一缕“民主”的茶香,正在临浦老街上越飘越香。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陈波:辞去银行工作 全力奔赴绿茵场
我区开展桥下空间堆积物 集中清理整治行动
电力迁改助推地铁建设“加速度”
茶馆里“吃”出民主味
萧山五中《清心正本》成功 入选省廉洁教育优秀读物
副高东撤 冷涡登场 本周高温全面降级
李均仲:奔走田间地头 助农增产增收是他一辈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