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羊毛不该出在猪身上

  ■首席评论员  俞海波

  近日,网传视频显示,山东青岛一导游因游客未购物而发表地域歧视、侮辱游客的言论,还称“如果你穷,你在家里不要出来,出来就是你的错”,此事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8月11日,青岛市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发布通报称,针对网传“一导游在旅游大巴车上因游客未购物态度恶劣对待游客”视频,市南区立即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进行处置。

  其实,近年来,导游折腾游客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不仅有侮辱、谩骂游客的,甚至还有威胁、恐吓游客的,可谓无奇不有,几乎成了行业的标签。

  一个个爬到消费者头上作威作福,这还是服务行业吗?一个正常的服务行业,服务人员不应该和颜悦色,说话动听,用服务到位+充分共情+温馨话术,让游客心情舒畅,心甘情愿掏钱消费吗?

  旅游业如此乱象,离不开一种长期痼疾——低价团。这类旅游团往往以低价为噱头,吸引贪便宜的顾客,引导他们在旅游途中购物,尤其是价格不透明的如玉石、丝绸之类商品,以引导购物的高提成覆盖游客食宿出行成本。

  经过媒体及社交平台多年曝光,这套路如今可以说是尽人皆知。低价旅游团恶名远扬,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如今,愿意报低价旅游团的消费者,大概率是软硬不吃的“滚刀肉”,就是冲低价旅游包吃包住来的,额外掏钱买东西一分没有。购物提成全没着落,难怪导游被气得破防,直接对游客出言不逊。

  很明显,从运营模式来说,低价团是“羊毛出在猪身上”。在该模式中,旅行团成本的大头是游客的交通、住宿和餐饮费,以及导游司机的工作酬劳。游客的食宿总要维持一定水准,不然人家都不会来,那么要拼命压缩的只有人力成本这块了。导游和司机一般只有低得可怜的基本工资,想要挣更多的钱,只能从购物提成里动脑筋了。导游与购物商店形成了重大利益同盟,有足够动力把游客当肥羊,狠狠薅一笔。

  在这种模式里,导游其实是为购物商店服务,并不在意游客的评价。导游必然选择优先赚钱,服务好游客什么的就顾不上了,关键是别挡财路,不愿意花钱购物的游客就很让人头痛。所以,导游的训斥辱骂威胁,是希望游客识相一点,乖乖把钱掏出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吃住游上面已经占了便宜,其他方面就要出点血了。

  正因如此,低价旅游团模式,不仅是损害了游客的权益,还有更深层次的危害,应该持续进行大力整治。

  一方面,其扰乱了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挤压了正常旅游团通过服务游客赚钱的合理途径,也就是说,这是劣币驱逐良币,把老老实实做生意的商家给挤出去了,对旅游市场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另一方面,其将人力成本转移的套路,更是行业的毒瘤。众所周知,服务行业的最大成本,就是人力成本。转嫁人力成本,意味着市场将陷入无底线竞争,从竞争中胜出的只可能是将人力成本压低至极致的低价团模式,从业者因为低工资必须作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否则不能保障其收入。而消费者则面临数不清的套路,以及免不了的狠宰一刀。

  低价旅游团屡屡“春风吹又生”,消费者也有一定责任。我国服务业发展虽然非常迅速,但不少消费者的观念还处于老版本,没有形成“服务体现价值”的观念,对劣质服务的容忍度非常高。即使到现在,也还是有一些消费者愿意忍受低价旅游团的低劣服务,让这条狠榨游客的产业链得以延续。低价旅游团的绝迹,还是要等到绝大部分消费者更在意自身体验和服务质量的时候。一个正常的市场,羊毛还是要出在羊身上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七夕节,感受“中式浪漫”的极佳窗口
奥运场外帐篷的“圈粉”秘籍
为梦想拼搏,是人生最大的乐事
羊毛不该出在猪身上
小心“蜡瓶糖”
为特殊孩子多开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