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婷 通讯员 朱红锋 焦玉婷 图片由瓜沥镇提供
不拘泥于形式,不按部就班。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在“民情连心访万户”行动中,瓜沥镇各村社灵活运用各种走访形式,倾听群众诉求,了解民之所盼,解决百姓难题,将民情双访工作做出实效,用心用情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进化村在走访村民和企业时发现,村里的高龄老人对送餐服务呼声较大,而辖区内美团站点的外卖小哥们在中午外卖送餐高峰前存在一段空闲时间,愿意进行志愿服务。经过多轮商讨,进化村与美团站点合作,在原有老年食堂的基础上,由美团骑手们为80岁以上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到家服务。一方面,骑手小哥们装备齐全、熟知路线、专业快速;另一方面,也让小哥们进一步融入村庄,发挥力量,加深了进化村新就业群体的归属认同感。
友谊村
“围聊夜话”是友谊村最常见的民情双访方式。联村干部、友谊村三委班子、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就村级治理、村民福祉、设施建设、集体增收、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村庄建设发展事宜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村民们提问题,村干部们耐心倾听,并对问题进行一一回应。从“入户走访”访一户到“围聊夜话”访多户,从处理一件事到处理一类事,友谊村致力于让民情双访工作接地气、有温度、有效率,拉近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距离。
横埂头村
横埂头村在开展民情双访过程中,收到群众反映,村内主干道与横青线交叉路口夹角处由于农户房屋遮挡,来往车辆存在视觉盲区,存在安全隐患,易发生事故。经村三委现场勘查、开会讨论决定,在横青线与其交叉的几个路口均安装凸面镜,通过扩大视野范围,帮助驾驶员提前发现对向来车或行人,从而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渭水桥村
“村老年活动室的设施设备过于老旧,地面和墙壁也有破损的情况,建议更新一下。”在“民情连心访万户”走访过程中,渭水桥村的老年人向村委提出了建议。经过周二例会集体讨论,村委决定对老年活动中心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包括重新粉刷墙壁,更换地板、桌椅和配套厕所更新。改造后的老年活动中心焕然一新、更加舒适休闲,受到村内老年人的高度认可,纷纷为村委的服务效率点赞。
靖一村
靖一村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民情双访,深入到每一户农户家中,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村里用作老年照料中心的村属老平房房屋破败,设施老旧,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在走访过程中,村民要求拆除重建的呼声很高。村三委讨论后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结合未来乡村创建工作,在原址基础上拆除重建一所占地1025平方米的德善公寓,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该项目预计将于12月底建设完成,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心的休闲娱乐场所。
隆园社区
隆园社区网格走亲小分队走进社区老年食堂,与就餐的老年人亲切交谈,详细询问老人们在食堂用餐的感受,让老人们对菜品、价格提意见建议。走访后,社区根据大多数老年人的意见,对老年人营养膳食食谱、食堂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接下来,隆园社区将继续运用民情双访,发扬“尊老、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老年人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八大村
近期民情走访中,八大村有农户提出,村里的“村民自产自销处”摊位杂乱,甚至有人超出划定范围占道经营,存在安全隐患,希望村里能统一规划。村委采纳农户建议,决定将自销点再次提升改造,将老百姓随意设置的摊位改为统一的“回字形”菜台,一人一格,互不干扰。八大村化“堵”为“疏”,为广大农户提供了便利,营造实惠、有序的购物环境,切实将民情双访工作做出实效。
万安村
“我家里好多旧衣服旧鞋子扔了可惜,留着占空间,想要捐了做好事但没有相关途径,你们村干部有没有办法……”万安村开展民情双访以来,多位村民表示有捐物献爱心的意愿。村委就此情况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主动与省市精残亲友协会和杭州仁爱助残服务中心合作,在村“沥家园”旁成立了瓜沥首个“仁爱助残万安公益服务站”。每周五下午为村民提供旧物换积分活动。此外,每期活动招募辖区残疾人士作为工作人员,提供时薪岗位,增加其就业机会。
梅林村
梅林村村干部与“梅好管家”队伍紧密协作,充分利用饭点、节假日以及夜间等不同时段开展走访活动,实现民情信息的有效上传下达。在逐家逐户走访时,走访组发现有些村民会感到拘束、有所顾虑。村干部主动调整策略,灵活出击。有时安排两三人一组,有时则全体出动,前往村民经常聚集的公园议事角、凉亭、桥头、超市等地。在村民汇聚的群体效应影响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信息交流反而变得更加顺畅。截至目前,已完成了一系列民生问题的闭环解决,包括新农村雨棚问题、自产自销区的布局位置、社团驿站活动场所以及对雨污水部分管道和路灯的维修等。
兴围村
兴围村注重从民情双访工作中提取意见建议,并以此指导实践为民服务。走访中发现,村内年轻人普遍对篮球运动兴趣浓厚,然而村内缺乏专门的篮球场,周边的公共球场也距离较远,十分不方便。村内土地有限,村三委班子经过商讨划定了村委会广场的一半作为篮球场建设场地,不仅满足了年轻人的运动需求,也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
张潭村
张潭村深入践行“潭聚力量,共建美好”精神,积极推进“民情双访”工作,目前走访率达到100%,用真心、真情、真举措切实解决了村民身边的实际问题。在入户走访中,村干部看到中风老人已卧床一年,行动十分不便,回村后迅速联系镇残联为老人申请免费轮椅,之后第一时间将崭新的轮椅送到老人家中,并为其家人讲解轮椅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醒他们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安全。
塘上社区
塘上社区内老年人居多,自民情双访工作开展以来,社区推动网格精准化服务,持续深入群众、贴近群众。结合民情双访,对需照顾关怀的老人增加上门频次,给予理发、缝补衣服等贴心服务。接下来,塘上社区将坚持常态化“民情双访+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碧苑新村社区
民情双访行动中,碧苑新村社区有居民提出碧苑A区东南角公共厕所转角处是路灯灯光死角,夜间较暗,存在安全隐患。社区工作人员收到问题后,一方面解答居民疑问,安抚居民情绪,做好解释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探寻解决方案,仔细查看现场情况并争取上级资源支持,最终在该处安装好路灯,并修剪周边遮挡灯光的绿化,照亮了夜晚来往行人的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