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童宇倩 孔鹏飞 俞啸煜)昨日,近40名央媒记者走进位于萧山区浦阳镇的谢径安·传化农创村,深入了解乡村如何践行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由“政企村农”合力共建的谢径安·传化农创村,立足浦阳谢家、径游、安山三村,构建“科创+农创”平台生态体系,打造出了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全面振兴的样板地。目前引进企业26家,直接带动村农增收超130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300余人,带动14户困难家庭每户年增收3万元。
当天,记者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谢径安传化植物科学中心、创梦农场、谢径安传化农创中心、产村融合区径游村及仙家坞农事服务中心。
在谢径安传化植物科学中心,番薯脱毒科研项目、蝴蝶兰分子育种科研项目等种业创新项目吸引记者们纷纷拍照记录;数字种苗工厂内,智能播种催芽、全自动移苗补苗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新培育的秧苗让大家好奇地驻足观察;在A3品种试验温室,多彩的小番茄新品种让试吃的记者们直呼“真甜”……
“参观了智慧农场,感觉浙江省在科学助力农业发展方面发展迅速,尤其是运用了很多智慧技术在播种、育苗等环节,也看到了很多先进的设备。”光明日报记者王美莹“点赞”了谢径安·传化农创村,“刚才听负责人介绍,这里还与全国多所科研院校和企业开展合作,这种凝聚各方力量、一起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和带动作用。”
在集中采访环节,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围绕“在乡村如何践行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向记者们做了进一步深入介绍。
“来到这里之前,我和同事们都以为‘谢径安’是一个人名,甚至是一个村名。到了这里才知道,这其实是三个村名的首字组合。”一位来自新华社的记者感慨道,“这个名字让我深刻感受到,谢径安·传化农创村通过政企合作的全新模式,成功打破了村与村之间的边界,现在正在慢慢探索走出一条新路径。”
接下来,谢径安·传化农创村将持续发挥“政企村农”多主体合力优势,坚持科技立村、产业立村,把谢径安进一步打造成为“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