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9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1+1>3 萧山持续奏响协同育人“合作曲”

  本报讯(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胡谌昊 高瑛颖)日前,作为我区青少年第二课堂基地之一的进化镇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开展馆校共建签约仪式,进化初中等5所学校、欢潭村等3个村社,与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加入三方结对“朋友圈”。至此,全区“结合体”增至16个,为助力我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持续“加码”。

  今年以来,区文明办通过“1个学校+1个村社+1个基地”的结对形式,在全区范围内积极组建“结对体”,实现阵地、师资、活动、信息的共建共享,整合多方资源,从德、智、体、美、劳、情等六方面推出“10+X”系列主题活动,全面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档升级。

  三方结对合作,似一座桥梁,一端连着校园中天真烂漫、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一端连着村社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第二课堂基地里承载千年历史的文物瑰宝。

  自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与学校、村社结对以来,三方陆续开展了“童心绘印纹”印纹陶主题美术大赛、乡村博物馆主题系列活动之探寻“宝藏”计划、“非常6+1”之“网络文明 花开万家”行动等活动,结对学校和结对村社中青少年积极响应、踊跃参与。随着活动的开展,也进一步加深了村社、学校和第二课堂基地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让文物走进校园,让教育沁润童年,让文化熏陶心灵,进一步激发了我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

  在区文明办的积极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学校、村社、基地正通过结对,形成合力,为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注入了源源活力。就在近日,完成结对的宁围街道水博社区、中国水利博物馆、竞潮小学、万向小学联合举办了一场名为“一起去打水”的研学活动,通过模拟古代打水场景,让同学们在互动体验中,对节水护水有了更直观、更真切的感受。

  “通过社区、学校、基地之间的紧密合作、资源共享,丰富了教育实践的平台,实现了知识的有效传授。”水博社区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结对以来,三方已联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教活动,充分激发青少年对于自然科学、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结合体’的打造,发挥1+1+1>3的作用,是我们的初衷。”区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引导协调作用,以打造“结合体”为抓手,持续推进学校、家庭、社会相融合的育人体系建设,推动优秀文化和多元教育强强联合,促进未成年人全方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开创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太阳花
   第08版:教育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出版发行
1+1+1>3 萧山持续奏响协同育人“合作曲”
2024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与标准 创新发展(杭州)大会在萧召开
监督护航 助力经济发展“加速度”
攀登技术高峰 拥抱全球市场
空竹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