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席记者 黄婷
摄/记者 范方斌
1场开幕式、6场供需对接会、N场产业特色活动……5日—7日,“未来交通 新质领航”第六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举行,三天展览期间,多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多种类的高科技现代化互动体验项目让人目不暇接,推动了产业合作、人才交流、项目落地,努力变“展品”为“商品”、变“意向”为“订单”、变“项目”为“产值”。
12项镇馆之宝集中展示
全球首款载人飞碟eVTOL,中国首型、全球最大740TEU纯电动集装箱海船,全球首款醇氢增程动力城市客车C8M……在4万余平方米的展厅内,一系列高科技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各种虚实结合的交通领域最前沿技术与产品让慕名前来参观的市民尽享一场科技盛宴。
走进位于公路轨道馆的杭绍甬智慧高速全息体验馆,馆内集中展示了杭绍甬智慧高速的云收费、主动交通管理、智慧隧道等特色场景。
“比如,我们的云收费技术,它通过预读卡、预交费等技术,实现了由传统的‘车等杆’到‘杆等车’的转变。”浙江交通集团展厅工作人员说,云收费技术还可以让高速公路的管理实时全面感知收费站的车流量变化情况,以便提前做好各项管控准备,让高速公路出入口更加流畅便捷。
这条智慧高速的“聪明”远不止这些。比如,主动交通管理和智慧隧道管理,可以通过AI视频算法和AI数字孪生技术以及仿真预测技术,实现路面交通事件的秒级“主动发现”、隧道紧急情况快速响应与处置等功能,大大提高了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通畅性。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第五届交博会,本届航空产业(低空经济)馆总面积新增3000平方米,跨3C-D,3D-I两个馆区,馆区规模为历年单馆之最、当年众馆之最。其中,“初来乍到”的天目山实验室“硬实力”满满,在12项镇馆之宝中占了四席。
今年9月首次亮相的“天目山三号”无疑是天目山实验室展区最亮眼的产品。该款无人机为全球首款吨级超级混动货运无人机,采用先进的分布式推进吹翼增升技术、超级混合动力技术、飞发一体化综合控制技术等。“天目山三号”总师冯杨透露,这款飞行器的特点是短距起降,对于地形比较狭窄,甚至没有硬化跑道的地方,比如草原、戈壁,都可以进行起降。“一般而言,同级别的飞行器需要滑跑500—800米的距离,而‘天目山三号’的滑跑距离只有100—150米,大幅减小起降场地的占用,非常适用于西部地区、山区、海岛运输的场景。”冯杨表示,“参加博览会是希望找到同频共振、志同道合的合作者,投资者也好,上下游关系也好,或是应用场景也好,希望借助平台寻求全方位的合作。”
在“天目山三号”的四周,还有全球首款百公里级氢动力多旋翼无人机“天目山一号”,全球首款垂起固定翼子母无人机“天目山二号”,实现岛际高效、快速、便捷的物流运输水上无人机“天目山四号”等,吸引不少观众现场拍照打卡。
萧企亮相“抢订单”
此次交博会共设置5大场馆,共有来自国内外各大交通领域257家企业携带693件展品出展。其中,不少萧企携带着自主研发的新兴产品和高精尖技术亮相,向世界传递萧山智慧交通尖端产品,更是再度按下了综合交通产业高速发展的“加速键”。
“这个车单次充电需要多久,续航里程能有多少?”在交通创新集成展示区内,杭州萧运谷易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上,一辆薄荷绿的新能源重型车车头引起了不少物流企业和驾驶员的驻足观看。
萧运谷易由萧山交投集团长运公司与杭州谷易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创办,重点聚焦城市公交、物流配送车、邮政快递车、环卫车、特定场景重型车等。以新能源重卡(城市渣土、短途物流、港口集运、矿山自卸)业务场景为初期应对,综合购置、租赁、投建等交付方式,结合光储充换、移动送电一体化补能方式以及车辆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为城市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推广提供全场景服务的解决方案。
“目前,我们的新能源重卡车续航里程最长可达400公里,单次快充40分钟。相比较其他新能源重卡车,我们电耗更低。同时考虑远途驾驶需求,我们的座椅均配有气囊减震功能,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更高。”现场工作人员表示。
除了道路交通运输,今年,“低空经济”成为各地追逐的新赛道。
在航空产业(低空经济)馆内,龙兴(杭州)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兴航电”)展台处热闹非凡,不少来自周边航空领域的企业负责人询问产品、交换名片。
作为浙江省唯一一家民营航电企业,龙兴航电自创立之初便致力于航空电子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这家成立仅四年的航电公司汇聚了一大批海内外资深航电专家聚势同行,自主研发WQAR、ELT、IP Phone以及驾驶舱指示系统LCD显示屏等系列国产航电设备,实现对国外产品的国产替代,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已经获取了航电领域各类资质。其中自研航空扬声器取得CTSO,制定中国行业标准。
“目前,我们已同中国商飞、中国电科、国航、东航、顺丰航空、圆通航空及国内主流低空飞行器主机厂等主要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签订一系列合作协议,成功获取数亿元合同订单。”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交博会这一平台,能够给我们的产品更多展示的机会,推进更多合作和应用,携手客户、携手伙伴共塑大飞机产业新生态,共建世界级航空产业集群。”
105个项目订单集中签约
此次交博会开幕式现场,53个省级综合交通产业项目、52个“两新”订单正式签约,总金额达608亿元。其中,涉及萧山区的共有两个项目,分别为“年产500万套高性能汽车轮毂单元智能制造项目”和“兆择非晶电机核心配件产业化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
“年产500万套高性能汽车轮毂单元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10亿元,投资方为浙江宝圣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专业生产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大汽车品牌。计划在开发区新设项目公司,新建年产500万套高性能汽车轮毂单元智能制造项目,分两期在绿色智造产业新城实施。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5亿元。
“兆择非晶电机核心配件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0亿元,投资方为杭州兆择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建设以新能源科技主驱电机为主的非晶合金铁芯生产基地,用地约50亩,设计年产能1300万套,同时与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及中科院松山湖非晶合金材料实验室在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共建非晶合金联合实验室。项目投产5年内,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9.86亿元。
除此以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与澳门航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打造浙澳联程品质航线,构建空中互联互通大走廊。合作内容包括持续加密两地往返航班,建成浙商赴澳大通道;着力推进国际枢纽建设,构建在浙中转国际性平台;创新开展航空产品赋能,打造长三角地区赴澳航线金招牌;合力推动产品提能升级,谋划国内民航协作模式新突破。
“此次交博会,我们重点突出‘订单化’落地。深入开展产业对接活动,集中签订一批交通产业项目和‘两新’订单。同时,强化科研、金融等多方联动,围绕重点领域举办6场供需对接会以及5场特色活动。全面摸排近千项展商需求,全面做好精准化、专业化服务。”交博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浙江首个“综合交通产业示范区”和连续五届博览会的东道主,萧山以“中国视谷”先进智能视觉技术和临空示范区航空物流集群为支撑,建立低空经济企业库,主动对接链上头部企业20余家,招引低空链上企业3家,以“链主+链属”形成低空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快推广智能视觉场景应用,积极构建车路协同骨干智能路网,目前机场高速、金城路、湘湖路等重要路段的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已经初步成型。
下一步,萧山将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先行区”以及“低空经济创新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加快构建智能汽车及低空经济产业体系,推进形成技术创新能力强、企业集聚程度高、应用示范领域广的综合交通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