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昏侯墓考古推断:
刘贺有条件喝上20多度的芋头酒

  12日在南昌召开的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考古实验专家论证会提出,这套蒸馏器具备蒸馏酒的用途。结合出土场景推断,刘贺在当时就有条件享用20多度的芋头蒸馏酒了。

  海昏侯刘贺墓酒具库曾出土一套内有芋头残留物的大型青铜器。专家认为,这套由釜、甑和天锅三个部分组成的青铜器,结构复杂严密,被确定为具有蒸馏功能的器具。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杨军说,由于器物具备了蒸馏酒器所需要的底锅、冷凝器、承露器、导流孔等结构,出土时就有人提出其可实现酒精的蒸馏提纯。今年10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用黄铜材质1∶1仿制了这套器物。在12日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以现代芋头为发酵原料,模拟了其当年的使用场景,成功蒸馏出平均酒精浓度为22度的白酒。

  研究人员认为,这套器物的蒸馏方式倾向于釜中蒸馏,具备液体提纯功能。其中,使用现代芋头为发酵原料蒸馏的出酒时间为20分钟,平均为22度;使用50度回糟酒蒸馏的出酒时间为36分钟,可提纯至70度。专家认为,此次实验证明在西汉就已存在相对高超的蒸馏技术。

  “判断可以蒸馏酒的关键在于蒸馏分离技术,而非乙醇含量的高低。虽然芋头蒸馏出的白酒只有20多度,但也实现了对发酵原料的蒸馏分离全过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钱耀鹏说。

  此次实验也留下了一些待解之谜:这件器物是一器专用的蒸馏酒器,还是一器多用的蒸馏器?如果西汉时期就已经具备了蒸馏酒技术,为何汉之后、宋以前的考古未有相关发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天下
   第03版:文化 乐活
   第04版:公益
“具身智能”如何加速人形机器人“进化”
我国粮食年产量 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 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
海昏侯墓考古推断: 刘贺有条件喝上20多度的芋头酒
国家公祭仪式
韩国警方:正考虑对尹锡悦进行强制调查
整治“换钱党” 公安机关捣毁地下钱庄100余个
法国央行预计法国四季度 经济环比零增长
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开箱”
萧山供电公司一周电力设备检修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