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黄婷)日前,北大信研院数据智能实验室主导研发的百米分钟级慧眼气象大模型上线,其提供的百米分钟级气象数据,专注于能源AI应用场景,助力解决预测不精准、效率低等问题,实现能源安全与高效转型。
近年来,随着保障能源安全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需求日益增长,能源领域对气象数据的精度要求持续提升。慧眼气象大模型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对多源数据完成高效预处理及特征提取,并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算法,捕捉气象系统中的非线性关系,实现对复杂气象的高效模拟和精准预测,以满足复杂能源场景对气象预测的精细化需求,为电力行业的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现已涵盖短期灾害预警到中长期气候趋势分析,覆盖新能源电力行业对气象风险预测的全周期需求。
据悉,该模型拥有时空分辨率高、预测速度快、预报周期长、数据要素全等优势,可以精准捕捉新能源发电厂、输电线路及周边区域的微气象特征。
如今,慧眼气象大模型在西北某新能源电厂的实际应用中,风力发电能够准确地捕捉大风过程,风速预测误差平均降低15.7%;太阳能发电能够精准地捕捉辐照峰值,辐照预测误差平均降低19.8%。
此外,在城市防灾减灾领域,百米分钟级慧眼气象大模型凭借高分辨率区域气象数据,能够精准捕捉区域易受灾输电线路的微气象变化,有效预测覆冰、舞动、风偏等潜在风险,降低气象因素引发的设备故障和中断风险。同时,通过应用百米分钟级慧眼气象大模型高分辨率气象数据进行城市供电平衡分析,电网调度人员可以提前模拟研判未来30天的供电及消纳缺口,迅速识别出可能因天气变化而面临供电压力的具体区域或时段,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缓解电网运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