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俞楠 李霖达 郑昊然)四集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6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浙江卫视晚八点档陆续播出。第一集《文以立心》播出后,立即在萧山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在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办公区,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全神贯注收看专题片。当画面显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那艘承载着八千年岁月的跨湖桥独木舟前,郑重叮嘱“对文化要有尊崇和敬畏之心”时,现场瞬间安静下来。这份穿越时空的嘱托,让现场观看人员深受触动。
“对文化要有敬畏之心,这句话像一颗种子落进心里。”工作人员顾玉丹感慨道,“我要学好学深跨湖桥文化,讲好跨湖桥文化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跨湖桥文化。”同为文物工作者的谢诗雨接着说:“我们要在珍视敬畏文物中坚定文化自信,研究好、保护好,宣传好跨湖桥遗址,让勇立潮头的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作为杭州、浙江乃至中华文化史的重要篇章,跨湖桥文化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图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浙江印记”。一直以来,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也积极推进着遗址原址保护工作,做好社会服务和学术研究。去年更是获评了国家一级博物馆,跻身全国博物馆系统第一方阵。“守护历史文物,就是延续文化命脉。”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馆长吴健语气坚定地说,“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将跨湖桥文化和独木舟留给下一个八千年,继续‘奔竞不息,勇立潮头’。”
从南湖红船的精神启航,到良渚古城的文明回响,再到义乌发展的实践探索……专题片以一个个鲜活故事,串联起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战略部署的演进历程,也让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从中读出了属于自己的感悟。
“这部专题片让我对浙江深厚的文化积淀有了更真切的感知,也深深体会到这些年浙江各地在文化建设上的执着与付出,心里满是温暖与感动。”高桥金帆实验学校语文老师泮丽君感受颇深,“后续,我也会把专题片里的内容,变成更多生动的微课,把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教学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成长为有根脉、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
“文化建设的深层意义,正在于以丰富的文体生活涵养人文精神,以优质的公共服务托举民生幸福。”城厢街道拱秀社区工作人员俞微微在收看专题片后,对其中皇亲苑社区的案例印象深刻,“当时皇亲苑社区是全市首个‘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而如今体育公园、青年夜校等多个文体设施在萧山落地开花,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体生活。”从事社工工作7年,俞微微也见证着拱秀社区的每一个细小改变。她也相信,未来居民家门口的文化生活将更对味、更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