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钟妙明 范方斌
在千年古镇河上,有一个叫泽荣墅的地方,穿过这个村庄可见一片竹林,竹林深处有一座古朴宅子,古树环绕,它至今已存百余年之久,如一幅上古画卷坠落凡尘却又遗世独立。她见证了卜文进的发家史,也见证了卜氏家族的繁荣与辉煌。在这里,时光仿佛停滞,带我们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感受着先辈们的奋斗与拼搏。
对于很多游客来说,他们会好奇这座老宅子的主人是谁、建造于何时以及它背后的故事。
下门卜氏迄于唐末五代十国,在北宋时期就出了两位进士,一位是卜伸,他在天圣二年(1024)甲子科考中进士。嘉祐时期,历任方员外郎官职,后又晋升为屯田郎中。另一位就是卜芸,乾道八年(1168)登进士第。可见卜氏文风之鼎盛。
到了二十六世,有个叫卜文进的,字六俊,自小家境贫寒,为了谋求生路,不得不跟随他人的脚步,背井离乡来到杭州学习纺织技术。太平天国时杭州沦陷,所赚取的所有银两也被抢劫一空,甚至他自己也被太平军抓捕。幸运的是,卜文进头脑聪明,灵活机智,趁看守不注意的时候,逃脱了太平军,只身一人独自渡过湍急的钱塘江,打算返回家乡。途中,听说宁波城内局势相对安定,而在家乡河上镇,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的起色。于是鼓起勇气,从杭州徒步到了宁波。
在宁波,卜文进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一个杨姓的富有老人。虽然这位老人拥有无尽的财富,但他膝下无子,老人见其为人诚实可靠,于是将他的养女平氏嫁给了卜文进。告诫他:“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丈夫贵自立,依人胡可久矣。”
在丈人的资助下,卜文进得以继续从事纺织行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宁波本地购买了土地,建造了卜文记抄庄,也就是现在的典当行。在过去,当货物进入典当期间,典当行负责保管典当物品。当期结束后,若借贷者按照约定还清欠款并支付利息,即可赎回典当的物品。然而,有时借贷者无法偿还借款,典当的物品也就成了“死当”或称作“满当”。这些典当的物品也就变成了典当行所有。一些典当行收押的布匹、衣料以及进口的洋货等物品,虽然商品都是“新”的,但在典当行卖给估衣铺的时候,价格相对较高。为了降低成本,交易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出售“旧”的新品的店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抄庄”。与专业商店相比,抄庄所售卖的商品价格相对便宜。
卜文记抄庄的生意非常好,这是因为杨氏的人脉和卜文进的经营能力。随着生意的发展,抄庄所在地被当地人称为卜文记巷,现在已经改名为博文巷。
卜文记抄庄在上海设立了分号,并根据上海的需求扩大了业务,开设了卜文记绸缎庄。这家绸缎庄在上海绸缎行业中领袖三十余年,而且从未失败过。 在这个过程中,卜文记抄庄与河上凤凰坞人董振冠之间发生了一场官司,这场官司在上海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这场官司的具体细节并没有详细描述,但可以看出卜文记抄庄在上海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竞争。
由于卜文进的绝大部分时间依然在宁波,鉴于上海的绸缎庄业务需要管理,他特意聘请了一位专门的经理人,聘请的经理叫董振冠,也是河上店人。早些年间,董振冠作为他的学徒,为他效力,没想到董振冠一面在打理卜文记绸缎庄的业务,一面却又再度开设了一家福昌绸缎庄,这直接导致了卜文记绸缎庄的亏损情况日益严重。卜文进一怒之下,将董振冠告上了法庭。经过法院的调解,董振冠最终赔偿了卜文记二千五百两银子,才得以平息事端。光绪二十一年(1895)9月19日《申报》有:卜文记绸庄主人卜文进控执事人董寺良,侵蚀舞弊,别驾升堂,讯理卜诉:称小的系绍兴萧山县人。原籍向开织绸机坊,并在治下分设文记绸庄,已历有年所。前倩沈炳甫为执事,因沈历年亏空,故于光绪十八年起,派小的之学徒董寺良来沪总理庄务,不料未及四年,亦侵亏银两甚巨,小的在籍,得悉特偕学徒倪国洪来查账目,细加查核,均有弊窦,况董另设福昌绸庄,且将货物质钱花费,向论不服,是以扭请究追,倪诉称小的亦萧山人,向在原籍卜文记机坊习业,旋司账目。现由坊主嘱令伴同来沪查账,董供称监生,向操绸业,光绪十八年起在治下卜文记绸庄执事,兼管福昌绸庄事务。查卜文记开设有年,前执事人历年侵蚀约计银三千余两之多,账目均有弊窦,此项亏账,当时监生不应糊涂接受,致有今日之祸。自光绪十八年起,迄今四载,监生经手账目,均甚清楚,可请吊查,但绸业账目外,行人一时难以查核,可否求大老爷恩准,饬令吊齐交杭庄绸业公所,秉公核算,金仁卿供称小的在卜文记为伙,庄主与董口角,小的为之解劝,致被悮扭,案下别驾判令,将董暂行交差看管,令卜将各项账目检齐,核算明白,再行核夺,金无干省释。
12月23日《申报》:前者卜文记绸庄主卜文进,控执事人董士良(即董振冠),侵吞舞弊,屠别驾饬,各邀公正人理算账目,嗣查得账目多所不符,大约董亏银不下数千两,因公同着董缴银二千五百两,再贴卜讼费一百八十圆,业已具禀求销矣。
12月24日《申报》:所有董振冠经手申庄卜文记账目纠葛,以致涉讼业已凭中清理完讫。卜文记出有收据,自光绪十七年冬间起至本年七月终止一切往来,两相讫断。若有董振冠经手票据在外亦与卜文记无涉。特白!卜文记福昌号仝启
董振冠在后来为萧山县立第二高等小学落户河上出资出力,立下汗马功劳。这是另话了。
人老了,总想落叶归根,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于是卜文进回到河上,在泽云墅玉峰山下建造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宅院,就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海鸟天地。在建造了这座宅院之后,卜文进又协助村人建造了卜氏宗祠和塘村庙。可惜的是,这座宅院建好不久,卜文进就因病去世了。当时的《申报》曾对此做出过记载:
卜文进身亡,子年九岁,女年十六,萧山置有田屋。张氏年轻理宜归里,抚孤我等公议:原籍田亩为文进祭祀及儿女妾养赡,禀官立案。其宁波房屋机子等拟估价卖洋,改买本地田产以便收管而免觊觎。为此,登申日新三报:凡卜文记之产,若无卜氏公亲嫡侄人等到场交割,切勿收买,以防挟赀潜逃。断绝卜氏血食之患,张氏母党及文记伙友、卜氏远族之言,均不为凭。特此布告。
卜氏公亲锺杞生 任发泉 魏子裘 文进嫡侄三喜、兆顺侄孙礼金等同启
当年卜文进的宅院如今一改原有的面貌,摇身一变,化身为萧山区第一家兼具品味与风雅的精品民宿——海鸟天地,在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与舒适的环境氛围之下,仿佛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与自然风貌的完美融合,古意盎然,令人陶醉。这座精品民宿始终保持着对过去岁月的敬意与回忆,宅子还是那个宅子,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变迁,每次回家都能唤起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古宅内部精致的家具、优雅的庭院和郁郁葱葱的古树相映成趣,仿佛诉说着时光的流转与岁月的变迁。置身其中,恍若隔世,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岁月静好。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但初心不改,这座精品民宿将继续传承文化,守望过去,为现代人提供一个寻找初心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