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哲君
在一年多前,萧山作为能耗大户的奔马化纤公司一直在连续运转生产线,企业效益蒸蒸日上,但同时也带来了能耗的直线上升。在实地考察了企业情况后,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正式批复了杭州奔马化纤纺丝有限公司的余热回收改造项目。
这个项目的建成,使得公司每年可以节省160万元以上的蒸汽成本开支,同时也从源头上减少了供热电厂的能源消耗,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近2000吨。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既降低了企业的能源成本,又为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主动上门
为高耗能企业“定制”改造
今年,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以服务客户能效提升为目标,引导客户降低用能成本,加快推进充电桩建设布局,扎实推进“供电+能效服务”工作。这一举措不仅响应了国家对于绿色低碳转型的号召,也积极推动了企业的能效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像化纤业这类热用户企业,他们的热源主要来自燃煤电厂供应。这种传统的燃煤电厂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因此化纤行业热源需求越高,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就居高不下。而杭州奔马化纤纺丝有限公司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主要生产涤纶短纤维,消费的能源以电力、蒸汽和自来水为主。
改造前,杭州奔马化纤纺丝有限公司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超出了浙江省“十三五”期末能耗控制目标值,被定义为高耗能行业。面对这样的情况,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主动上门服务,经过现场查勘、方案制订、设备检查的过程,最终确定由国网杭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对杭州奔马化纤纺丝有限公司四条纺丝生产线的蒸汽系统进行余热回收技术改造。
显著节能成效
为低碳转型提供新思路
这个项目于2022年1月完成一条生产线改造,经过改造后,节能成效显著。蒸汽是公司主要消费的能源之一,全厂年需供热量要近7万吨,改造完成后,蒸汽回收率超过了10%,企业每年能节省40万元以上蒸汽成本开支。这样的成效使得杭州奔马化纤纺丝有限公司的赵成方决定继续完成剩余三条成产线的节能改造。2023年7月,剩余三条生产线的改造也顺利完成,经测算,仅杭州奔马化纤纺丝有限公司的改造,就可实现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000吨。
如果按照萧山化纤业的规模来估算,仅瓜沥区域,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就可以达到5万吨左右,而萧山则可以达到10万吨左右。这无疑是对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为实现“双碳目标”所做出的积极探索的有力证明。
能效服务的拓展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节能模式,也为整个行业乃至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能效提升和能源结构调整,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积极探索
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充分发挥了其在能源领域中的专业优势和服务能力,通过提供定制化的能效解决方案和建设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同时,他们还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综合能源服务、推动新能源发展等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服务模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各行各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这个背景下,能效服务的拓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推进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还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