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区委十六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吹响了后亚运时代萧山加快打开新通道,创造新业绩,奋力打造“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的号角。今日起,本报推出《后亚运 看萧山·2024我们这么干——一把手访谈》栏目,聚焦部门新举措、展现新年新气象。
■记者 王争青
后亚运时代,萧山要打开新通道,创造新业绩,展现大区的担当作为,科技工作和科技创新显得尤其迫切而重要。为此,我们专访了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吴金炉。
记者:过去的2023年,萧山科技工作亮点纷呈,具体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吴金炉:2023年,萧山科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位推动下,聚焦中心任务,为塑造区域发展“新动能”提供了重要支撑。我区R&D经费投入达77.66亿元,占GDP比重为3.76%,提升幅度居全市第一,继续保持全省90个区县的第一档次。以“构建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格局,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范式”为主题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工作,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创新深化试点。特别是在全省十大工程之一的“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季度评星中,第二、三季度均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获五星评定,区科技局获得了杭州市创新活力之城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嘉奖。
记者:当前,萧山正值后亚运时代,科技创新面临着哪些重要机遇?
吴金炉:“后亚运、大都市、现代化”,是萧山发展的全新坐标,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种高端创新要素在此加速集聚,为萧山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带来无限可能。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提出,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创新自信,也为下阶段的科技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记者: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对萧山科技创新的未来充满期待。2024年,萧山科技怎么干?
吴金炉:2024年,萧山科技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后亚运”这一重要历史机遇,坚持主题教育成果转化实践,以区委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以更为显著的科技创新工作实绩,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统筹推进“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两大工程建设,坚持大任务牵引、大平台支撑,实现大成果产出,保持科技创新指数稳步提升,力争完成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3.9%这一目标任务。
二是坚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两大高地,分别是科技创新智造高地和科技成果转化高地。鼓励支持区内重大科创平台深度融入国内外创新网络,充分释放“北斗七星”科创联盟最大效能,加强创新源头供给和成果转移转化。
三是全面推动“两链融合”升级,聚焦我区“2+3+X”先进制造业集群方向,支持链主企业整合上下游创新资源,组织开展“揭榜挂帅”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和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四是坚持把人才和金融作为双向赋能创新生态的两个重要载体,建设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深化科技金融结合,保持全区科技信贷规模持续较快增长。继续做优“萧创汇”百场创新创业活动,在全区范围营造同心所向、共进共创的创新创业氛围。